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鮮明地表現(xiàn)了“官逼民反”主題。 A、正確 B、錯誤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初三語文同步講解與測試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你改悔罷!”
、龠@是《新約》上的句子罷,但經托爾斯泰新近引用過的。②其時正值日俄戰(zhàn)爭,托老先生便寫了一封給俄國和日本的皇帝的信,開首便是這一句。③日本報紙上很斥責他的不遜,愛國青年也憤然,然而暗地里早受了他的影響了。④其次的話,大略是說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末尾是匿名。
①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②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 )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zhàn)勝俄國的情形。④但( )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 ,——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語段中第三自然段里兩個括號應填:
①是
[ ]
②是
[ ]
2.下面對第二自然段理解的文字正確的一項是
[ ]
A.日本政府對托老的這封信持不遜的態(tài)度,日本青年所持的態(tài)度是憤然,而青年們暗地里早受了他的影響,其證據是青年們也讀《新約》。
B.日本政府對托老這封信持否定的態(tài)度,日本青年所持的態(tài)度是氣憤,而青年們暗地里早受了他們的影響,其證據是青年們實際很喜歡托爾斯泰。
C.日本政府對托老的這封信持懷疑的態(tài)度,日本青年所持的態(tài)度是疑惑,而青年們暗地里早受了他的影響,其論據是青年們很喜歡讀托爾斯泰的作品。
D.日本政府對托老的這封信持斥責他的不遜的態(tài)度,日本青年們所持的態(tài)度是憤然,而青年們暗地里早受了他的影響,其證據是匿名信也采用托氏的開頭。
3.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應怎樣理解
[ ]
A.魯迅的分析、判斷是正確的。這是宏觀事實,當時的中國,在軍事、經濟上確實是個弱國,由于經濟落后,相對來說能力就比較低,學習成績當然要比日本的學生低。
B.這是魯迅的謙虛的說法。就大多數來說,中國學生的成績不如日本學生,否則中國青年也不必到日本去留學了;但由于魯迅特別用功,人又聰明能干,因此成績較好,然而魯迅不因此而沾沾自喜。
C.這是魯迅說的反話,表達了他極其憤慨的感情,是對日本帝國主義者以及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日本“愛國青年”的污蔑的有力回擊。
4.文中方框內應填的標點是
[ ]
5.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①運用的修辭方法是
[ ]
②這是一個多重復句,第一層是
[ ]
6.文中“影”的詞性是
[ ]
7.“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的正確的理解應當是
[ ]
8.文中第四、五自然段中,兩個“他們”是指
[ ]
A.兩個都指日本“愛國青年”。
B.前一個指日本“愛國青年”,后一個指看槍斃犯人的人們,麻木的中國人。
C.前一個是指轉著看的中國人,后一個指日本“愛國青年”。
D.都指麻木的中國人。
9.對“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一句的正確理解應當是
[ ]
A.由于作者要經?措娪笆艽碳ぃ宰髡邲Q定離開仙臺。
B.由于作者不斷遭到侮辱,因此作者對日本人很有意見。
C.由于作者認識到國民精神的改變比有一個健全的體格更重要,所以決定棄醫(yī)從文。
D.由于中國是弱國。而中國人又是低能兒,作者對繼續(xù)學習失去了信心。
10.“嗚呼,無法可想”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
A.揭露反動統(tǒng)治的黑暗,對人們備受摧殘感到無比沉痛。
B.對中國人繼續(xù)被蹂躪、被屠殺,感到無比憤慨。
C.慨嘆人們在酒足飯飽之余,以觀看同胞被槍斃為樂。
D.對病態(tài)社會中的病態(tài)人們的麻木不仁,既予以批判,又寄以同情。
11.在課堂內看時事片子的時候,最令作者痛心的是什么?正確答案是
[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學習周報 語文 人教課標七年級版 2009-2010學年 第13期 總第169期 人教課標版 題型:048
、倏茖W家們新近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爾發(fā)現(xiàn)了一種會假裝生病的植物,這種植物以此來躲避一種名為“礦蛾”的蟲害,因為礦蛾只吃健康的樹葉。這是人類首次發(fā)現(xiàn)能夠模仿生病的植物,同時也解釋了為什么植物葉上會出現(xiàn)色斑的常見現(xiàn)象。
、谶@一發(fā)現(xiàn)被刊登在《進化生態(tài)學》雜志上:色斑是園藝工人經常面對的問題,曾出現(xiàn)在許多種植物身上。雜斑植物的葉子表面會出現(xiàn)不同顏色的斑塊,成因則各不相同。其中最為常見的一大原因是由于葉細胞中缺乏葉綠素,同時喪失了光合作用的能力,葉子會變成白色。
、蹚睦碚撋现v,植物葉子一旦生有斑塊就會處于不利的局面,因為這說明其光合作用能力削弱了。然而,一組植物學家卻在偶然中發(fā)現(xiàn)事實不盡如此;與此相反,一些長有色斑塊的植物是在假裝生病以避免被蟲子吃掉,反而變劣勢為優(yōu)勢了。
、艿聡萘_伊特大學的一組科學家在對厄瓜多爾南部叢林中的林下葉層植物進行研究時注意到,一種名為“貝母”的植物身上,綠葉要比斑葉遭受蟲子啃咬的多得多,礦蛾會將卵直接產在樹葉上,新出生的毛蟲會大肆吞噬樹葉,并在身后留下一條長長的破壞過的白色痕跡。
、輰Υ耍茖W家不禁懷疑它們是借此阻止礦蛾在其葉子上產卵。為了證實上述想法,科研人員在數百片健康樹葉上用白色修改液模仿斑葉的外觀。三個月過去后,他們再次評估被礦蛾毛蟲咬噬的綠葉情況,綠葉、斑葉和涂有白色修改液的綠葉三種情況下,后兩者的情況相似,看上去長斑的樹葉和斑葉一樣,遭受礦蛾侵害的程度和頻率要輕得多、少得多,其中出現(xiàn)在綠葉上的頻率為
8%,出現(xiàn)在斑葉上是1.6%,出現(xiàn)在用涂改液偽裝的綠葉上為0.4%。、蘅茖W家們對這一結果表示相當驚訝,他們認為正是植物本身出于需要假裝生病,并長出斑葉以模仿那些真已被礦蛾毛蟲咬過的樣子。這一招可以有效地阻止礦蛾在葉子上產卵或繼續(xù)產卵,因為害蟲會認為之前的幼蟲早已吞掉了這些葉子的大部分營養(yǎng)。在植物株上綠葉與斑葉共存的事實說明,兩者在它的演化的長期過程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斑葉上光合作用的缺失可能正好與其不易被害蟲攻擊相抵消,研究人員相信,斑葉能在野生植物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表明它具備一定的選擇有利性。
(選自
2009年6月23日《新華科技》)1.本文的題目對內容概括得很具體,如果讓你再為本文擬一個生動、形象的標題,你應該如何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文章,請你判斷第③段畫線句子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學家是如何證實斑葉比綠葉受害蟲侵害的程度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王國中有很多奇妙的事情,你能給大家舉一個神奇的例子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