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jù)原文,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①《觀潮》中引用了楊萬里的詩句,它是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A、正確 B、錯誤 ②《答謝中書書》,表現(xiàn)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A、正確 B、錯誤 ③《陋室銘》中,表現(xiàn)作者鄙棄官場生活的句子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A、正確 B、錯誤 ④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A、正確 B、錯誤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湖北武漢卷)語文(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題。
你相信星座能影響性格嗎?
星座能影響人的性格嗎?
占星學傳說認為:十二星座中的白羊座、雙子座、獅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為外向星座,外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向外;金牛座、巨蟹座、處女座、天蝎座、摩羯座、雙魚座為內向星座,內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內向。另外,三種土象星座(金牛座、處女座和摩羯座)的人更能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心態(tài)平和,而三種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和雙魚座)的人則相對更神經(jīng)質一些,情緒和心態(tài)也更容易出現(xiàn)波動。
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現(xiàn)代人格科學理論的主要貢獻者,著名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教授決定與英國占星學家杰夫?梅奧聯(lián)手做一個心理學實驗。梅奧幾年前開辦了一個占星學院,有全世界范圍的學生。他們從中間選擇2000多名學生進行調查,學生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的人格調查問卷。
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這些人的性格特征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在占星學界一片歡呼聲中,艾森克本人卻開始懷疑。他突然意識到實驗的樣本選得有問題:他選擇了一批對星座篤信不疑的人來做實驗,這批人被安裝了一個關于星座性格決定論的心智模式。在他們的內心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關的。
有了這個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000名孩子,他們幾乎不可能聽說過性格和星座之間的關系。這一次,調查結果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孩子們在外向和神經(jīng)質兩個特質上的得分跟他們的星座根本就沒有任何相關。性格與星座毫無關系!
這個實驗結果狠狠打擊了占星學界,曾經(jīng)被他們認為是“占星學的代言人和保護神”的心理學家,現(xiàn)在卻突然倒戈一擊。對此,占星學界給出了他們自己的解釋:這些孩子還沒有成熟,還沒有發(fā)展成他們星座賦予的性格。
針對這個還擊,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實驗:這一次他選擇的調查對象是成人。這些調查對象對占星學的了解程度深淺不一。結果發(fā)現(xiàn),如果調查對象很清楚星座對性格有何影響,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的傳說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調查對象對占星學沒有太多了解,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的傳說就不那么一致了。
至此,實驗的結論已經(jīng)相當明確:人們會因為對占星學的了解以及對“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會慢慢發(fā)展成那樣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僅讓他們看到那樣的世界,也讓他們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樣的性格來生活,最后真的成為了星座所描述的那樣的人。
(選自《拆掉思維里的墻》,有刪改)
【小題1】下列概括艾森克三次心理學實驗的研究目的,準確的一項是
A.探究內向星座與外向星座之間的性格差異。 |
B.探究十二星座與人的性格特征之間的關系。 |
C.探究土象星座與水象星座之間的性格差異。 |
D.探究占星學家與心理學家之間的學術分歧。 |
A.占星學傳說認為,處女座的人性格較為內向,大多數(shù)時候更能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心態(tài)平和。 |
B.艾森克第一次實驗,由于樣本選擇不當,得出的結論并不科學,但受到了占星學界的歡迎。 |
C.艾森克第二次實驗的結論顛覆了占星學界的傳統(tǒng)概念,這一結論的科學性受到占星學界的質疑。 |
D.艾森克三次心理學實驗得出的結論均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調查對象的數(shù)量和年齡結構的不同。 |
A.甲同學說:星座不會影響人的性格,二者之間毫無關系,占星傳說不可信。 |
B.乙同學說:人的性格特征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艾森克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 |
C.丙同學說:星座與性格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如果你了解并相信“星座性格”,就有可能發(fā)展成那樣的性格。 |
D.丁同學說:星座是否會影響人的性格,二者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文章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湖北武漢卷)語文(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題。
你相信星座能影響性格嗎?
星座能影響人的性格嗎?
占星學傳說認為:十二星座中的白羊座、雙子座、獅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為外向星座,外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向外;金牛座、巨蟹座、處女座、天蝎座、摩羯座、雙魚座為內向星座,內向星座的人性格偏內向。另外,三種土象星座(金牛座、處女座和摩羯座)的人更能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心態(tài)平和,而三種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和雙魚座)的人則相對更神經(jīng)質一些,情緒和心態(tài)也更容易出現(xiàn)波動。
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現(xiàn)代人格科學理論的主要貢獻者,著名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教授決定與英國占星學家杰夫?梅奧聯(lián)手做一個心理學實驗。梅奧幾年前開辦了一個占星學院,有全世界范圍的學生。他們從中間選擇2000多名學生進行調查,學生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的人格調查問卷。
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這些人的性格特征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在占星學界一片歡呼聲中,艾森克本人卻開始懷疑。他突然意識到實驗的樣本選得有問題:他選擇了一批對星座篤信不疑的人來做實驗,這批人被安裝了一個關于星座性格決定論的心智模式。在他們的內心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關的。
有了這個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000名孩子,他們幾乎不可能聽說過性格和星座之間的關系。這一次,調查結果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孩子們在外向和神經(jīng)質兩個特質上的得分跟他們的星座根本就沒有任何相關。性格與星座毫無關系!
這個實驗結果狠狠打擊了占星學界,曾經(jīng)被他們認為是“占星學的代言人和保護神”的心理學家,現(xiàn)在卻突然倒戈一擊。對此,占星學界給出了他們自己的解釋:這些孩子還沒有成熟,還沒有發(fā)展成他們星座賦予的性格。
針對這個還擊,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實驗:這一次他選擇的調查對象是成人。這些調查對象對占星學的了解程度深淺不一。結果發(fā)現(xiàn),如果調查對象很清楚星座對性格有何影響,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的傳說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調查對象對占星學沒有太多了解,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的傳說就不那么一致了。
至此,實驗的結論已經(jīng)相當明確:人們會因為對占星學的了解以及對“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會慢慢發(fā)展成那樣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僅讓他們看到那樣的世界,也讓他們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樣的性格來生活,最后真的成為了星座所描述的那樣的人。
(選自《拆掉思維里的墻》,有刪改)
1.下列概括艾森克三次心理學實驗的研究目的,準確的一項是
A.探究內向星座與外向星座之間的性格差異。 |
B.探究十二星座與人的性格特征之間的關系。 |
C.探究土象星座與水象星座之間的性格差異。 |
D.探究占星學家與心理學家之間的學術分歧。 |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內容的一項是
A.占星學傳說認為,處女座的人性格較為內向,大多數(shù)時候更能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心態(tài)平和。 |
B.艾森克第一次實驗,由于樣本選擇不當,得出的結論并不科學,但受到了占星學界的歡迎。 |
C.艾森克第二次實驗的結論顛覆了占星學界的傳統(tǒng)概念,這一結論的科學性受到占星學界的質疑。 |
D.艾森克三次心理學實驗得出的結論均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調查對象的數(shù)量和年齡結構的不同。 |
3.依據(jù)文章內容判斷,下列四位同學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甲同學說:星座不會影響人的性格,二者之間毫無關系,占星傳說不可信。 |
B.乙同學說:人的性格特征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艾森克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 |
C.丙同學說:星座與性格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如果你了解并相信“星座性格”,就有可能發(fā)展成那樣的性格。 |
D.丁同學說:星座是否會影響人的性格,二者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文章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湖北省武漢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題目。(12分)
人腦越來越聰明嗎?
林泉
近年來許多科學家都在關注這樣一個問題:隨著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特別是人類對自己發(fā)明出來的高科技的依賴度越來越高,人腦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是變聰明了還是變傻了?
大多數(shù)人相信,隨著人類的發(fā)展,人類的大腦會越來越聰明。許多父母都有這種體驗,他們的孩子在電腦或打電子游戲方面似乎比他們更有天賦,不管多么復雜的程序或游戲,孩子們掌握起來都要比他們得心應手。這一結論似乎還在人類考古學中找到了依據(jù):人類的前身古猿大約生活在500萬~150萬年之間,腦量不到450毫升,智人生活在大約30萬~5萬年之間,腦量已達到1350~1400毫升,與今天的人沒有多大差別。這好像說明人腦容量越來越大,人腦也進化得越來越聰明了。但是最新的一項研究又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腦量由1500毫升,下跌至1350毫升。這是否又意味著人類愈來愈愚蠢?
一些科學家用智商作為評判智力的標準,結論是人類的確越來越聰明。新西蘭科學家詹姆斯•弗林研究了21個國家?guī)资陙碇巧虦y試的結果后發(fā)現(xiàn),人類的智商一直呈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提高3分。此后弗林又對這一結果進行了深入研究,仔細比較了每種類型智商,如語言智商、數(shù)字智商和視覺空間智商等的變化趨勢,結果發(fā)現(xiàn)各國人口中智商增加最顯著的部分都集中在視覺空間智商上。他認為,由于電視、電腦、汽車操作技能的提高促使人們視覺空間技巧的發(fā)展,因而下一代更為重視發(fā)展此方面的技能。
但是對于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又怎么解釋呢?美國密蘇里大學認知科學家大衛(wèi)•吉里做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當人口密度低時,人類頭骨會擴大;但當某個地區(qū)的人口由稀少轉為稠密時,頭骨尺寸就會縮小。他指出,人類社會越趨向復雜,人們可以專注發(fā)展所長,不用兼顧多樣技能,所以腦部一些功能退化,令腦部縮小,但這并不意味人類較祖先愚笨。
但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人類智力長期以來并沒有什么發(fā)展,只是知識結構變化了。人腦的結構猶如一臺電腦的硬件,知識結構相當于電腦的軟件,今天與古代人的不同,并不是硬件不同,而是軟件的更新。我們似乎感覺比古人懂得多了,其實古人在某些方面比我們懂得多。
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即使就知識而言,我們似乎比古人懂得多了,但這并不能表示我們比古人更聰明。前人的很多聰明才智都已經(jīng)物化在各種機器上了,這些機器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條件,但也使我們在很多方面變成傻瓜了。比如,如果離開了計算器,還有多少人會開平方呢?如果離開了電腦與電視,我們大多數(shù)是否會感覺自己變成傻子呢?
人腦到底是變聰明了還是變笨了?大部分科學家的觀點是:隨著人類的發(fā)展,人類的大腦應該是向著高級進化的。但是隨著人類環(huán)境的改變,我們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法則,一部分技能增強了,另一部分技能減弱了。
(選自《百科知識》2011年第4期)
1.關于人腦是變聰明還是愚蠢的問題,本文偏重于怎樣的看法?(3分)
2.文章中用到了很多的問句,用這些問題有什么作用呢?(3分)
3.文中劃線句子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4.把握文中有關信息,用“√”“×”判別下列說法的正誤。(3分)
(1)一些科學家用智商來評判智力水平,得出的結論是人類越來越聰明。( 。
(2)大衛(wèi)•吉里回答了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的原因。( 。
(3)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雖然比古人懂得更多,但不能證明我們聰明于古人。(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西萬載三中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五單元測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題目。(12分)
人腦越來越聰明嗎?
林泉
近年來許多科學家都在關注這樣一個問題:隨著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特別是人類對自己發(fā)明出來的高科技的依賴度越來越高,人腦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是變聰明了還是變傻了?
大多數(shù)人相信,隨著人類的發(fā)展,人類的大腦會越來越聰明。許多父母都有這種體驗,他們的孩子在電腦或打電子游戲方面似乎比他們更有天賦,不管多么復雜的程序或游戲,孩子們掌握起來都要比他們得心應手。這一結論似乎還在人類考古學中找到了依據(jù):人類的前身古猿大約生活在500萬~150萬年之間,腦量不到450毫升,智人生活在大約30萬~5萬年之間,腦量已達到1350~1400毫升,與今天的人沒有多大差別。這好像說明人腦容量越來越大,人腦也進化得越來越聰明了。但是最新的一項研究又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腦量由1500毫升,下跌至1350毫升。這是否又意味著人類愈來愈愚蠢?
一些科學家用智商作為評判智力的標準,結論是人類的確越來越聰明。新西蘭科學家詹姆斯?弗林研究了21個國家?guī)资陙碇巧虦y試的結果后發(fā)現(xiàn),人類的智商一直呈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提高3分。此后弗林又對這一結果進行了深入研究,仔細比較了每種類型智商,如語言智商、數(shù)字智商和視覺空間智商等的變化趨勢,結果發(fā)現(xiàn)各國人口中智商增加最顯著的部分都集中在視覺空間智商上。他認為,由于電視、電腦、汽車操作技能的提高促使人們視覺空間技巧的發(fā)展,因而下一代更為重視發(fā)展此方面的技能。
但是對于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又怎么解釋呢?美國密蘇里大學認知科學家大衛(wèi)?吉里做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當人口密度低時,人類頭骨會擴大;但當某個地區(qū)的人口由稀少轉為稠密時,頭骨尺寸就會縮小。他指出,人類社會越趨向復雜,人們可以專注發(fā)展所長,不用兼顧多樣技能,所以腦部一些功能退化,令腦部縮小,但這并不意味人類較祖先愚笨。
但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人類智力長期以來并沒有什么發(fā)展,只是知識結構變化了。人腦的結構猶如一臺電腦的硬件,知識結構相當于電腦的軟件,今天與古代人的不同,并不是硬件不同,而是軟件的更新。我們似乎感覺比古人懂得多了,其實古人在某些方面比我們懂得多。
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即使就知識而言,我們似乎比古人懂得多了,但這并不能表示我們比古人更聰明。前人的很多聰明才智都已經(jīng)物化在各種機器上了,這些機器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條件,但也使我們在很多方面變成傻瓜了。比如,如果離開了計算器,還有多少人會開平方呢?如果離開了電腦與電視,我們大多數(shù)是否會感覺自己變成傻子呢?
人腦到底是變聰明了還是變笨了?大部分科學家的觀點是:隨著人類的發(fā)展,人類的大腦應該是向著高級進化的。但是隨著人類環(huán)境的改變,我們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法則,一部分技能增強了,另一部分技能減弱了。
(選自《百科知識》2011年第4期)
【小題1】關于人腦是變聰明還是愚蠢的問題,本文偏重于怎樣的看法?(3分)
【小題2】文章中用到了很多的問句,用這些問題有什么作用呢?(3分)
【小題3】文中劃線句子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小題4】把握文中有關信息,用“√”“×”判別下列說法的正誤。(3分)
(1)一些科學家用智商來評判智力水平,得出的結論是人類越來越聰明。( 。
(2)大衛(wèi)?吉里回答了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的原因。( 。
(3)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雖然比古人懂得更多,但不能證明我們聰明于古人。(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江西萬載三中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五單元測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題目。(12分)
人腦越來越聰明嗎?
林泉
近年來許多科學家都在關注這樣一個問題:隨著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特別是人類對自己發(fā)明出來的高科技的依賴度越來越高,人腦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是變聰明了還是變傻了?
大多數(shù)人相信,隨著人類的發(fā)展,人類的大腦會越來越聰明。許多父母都有這種體驗,他們的孩子在電腦或打電子游戲方面似乎比他們更有天賦,不管多么復雜的程序或游戲,孩子們掌握起來都要比他們得心應手。這一結論似乎還在人類考古學中找到了依據(jù):人類的前身古猿大約生活在500萬~150萬年之間,腦量不到450毫升,智人生活在大約30萬~5萬年之間,腦量已達到1350~1400毫升,與今天的人沒有多大差別。這好像說明人腦容量越來越大,人腦也進化得越來越聰明了。但是最新的一項研究又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腦量由1500毫升,下跌至1350毫升。這是否又意味著人類愈來愈愚蠢?
一些科學家用智商作為評判智力的標準,結論是人類的確越來越聰明。新西蘭科學家詹姆斯•弗林研究了21個國家?guī)资陙碇巧虦y試的結果后發(fā)現(xiàn),人類的智商一直呈上升趨勢,平均每10年提高3分。此后弗林又對這一結果進行了深入研究,仔細比較了每種類型智商,如語言智商、數(shù)字智商和視覺空間智商等的變化趨勢,結果發(fā)現(xiàn)各國人口中智商增加最顯著的部分都集中在視覺空間智商上。他認為,由于電視、電腦、汽車操作技能的提高促使人們視覺空間技巧的發(fā)展,因而下一代更為重視發(fā)展此方面的技能。
但是對于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又怎么解釋呢?美國密蘇里大學認知科學家大衛(wèi)•吉里做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當人口密度低時,人類頭骨會擴大;但當某個地區(qū)的人口由稀少轉為稠密時,頭骨尺寸就會縮小。他指出,人類社會越趨向復雜,人們可以專注發(fā)展所長,不用兼顧多樣技能,所以腦部一些功能退化,令腦部縮小,但這并不意味人類較祖先愚笨。
但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人類智力長期以來并沒有什么發(fā)展,只是知識結構變化了。人腦的結構猶如一臺電腦的硬件,知識結構相當于電腦的軟件,今天與古代人的不同,并不是硬件不同,而是軟件的更新。我們似乎感覺比古人懂得多了,其實古人在某些方面比我們懂得多。
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即使就知識而言,我們似乎比古人懂得多了,但這并不能表示我們比古人更聰明。前人的很多聰明才智都已經(jīng)物化在各種機器上了,這些機器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條件,但也使我們在很多方面變成傻瓜了。比如,如果離開了計算器,還有多少人會開平方呢?如果離開了電腦與電視,我們大多數(shù)是否會感覺自己變成傻子呢?
人腦到底是變聰明了還是變笨了?大部分科學家的觀點是:隨著人類的發(fā)展,人類的大腦應該是向著高級進化的。但是隨著人類環(huán)境的改變,我們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法則,一部分技能增強了,另一部分技能減弱了。
(選自《百科知識》2011年第4期)
1.關于人腦是變聰明還是愚蠢的問題,本文偏重于怎樣的看法?(3分)
2.文章中用到了很多的問句,用這些問題有什么作用呢?(3分)
3.文中劃線句子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4.把握文中有關信息,用“√”“×”判別下列說法的正誤。(3分)
(1)一些科學家用智商來評判智力水平,得出的結論是人類越來越聰明。( 。
(2)大衛(wèi)•吉里回答了人類大腦在過去2萬年不斷縮小的原因。( 。
(3)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雖然比古人懂得更多,但不能證明我們聰明于古人。(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湖北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