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翻譯:太陽和月亮每天從東方升起來,又從西方落下去,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樣,星光 燦爛的銀河,斜貫在天空。它那遠遠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fā)源于滄海一樣! B.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翻譯:旅途在青山的外邊,船兒在綠水的前面行走。 C.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翻譯:一個人牽著一匹瘦馬,獨自緩緩行走在古道上,這時,殘陽西下,他思緒萬千,肝腸寸斷! D.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翻譯:在稻花的香氣里,聽到一片蛙聲,原來他們在歌唱即將到來的豐年。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 題型:013
選出對下面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
山中送別 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A.從此詩的題目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句字數(shù)可以看出,這是一首五言詩。
B.詩的一、二句敘寫送別后的情景,三、四句是對朋友的詢問和期待。
C.此詩拾取生活中的平凡素材,詳細敘述了一次送別過程,表達了深厚真摯的感情。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詩語言不作任何雕琢,顯得樸素自然,平淡中蘊涵著深意。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 初二語文 江蘇教育出版社(新課標2001-2年通過) 蘇教版 題型:043
閱讀下面這首現(xiàn)代詩,選出對詩歌理解錯誤的一項:( 。
老橡樹 (喬爾丹諾·布魯諾)
老橡樹啊,你把樹枝伸向天際,而且在土地里扎根。
不論土地如何震顫,嚴酷的風神從天上,
發(fā)出的力量多大多沉,
也不論冬天是多么猖狂。
你仍然巍峨屹立,昂首挺身。
任何意外打擊,你都無動于衷。
你是我的榜樣,為我所信奉。
你永遠懷抱同一塊土地
使它豐腴而有靈性
透過土地的肺腑,你把根兒
歡欣地往寬宏的胸脯遠伸。
我有豐富的智慧和深邃的靈性
永遠向一個固定的目標邁進。
注:喬爾丹·諾布魯諾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后期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他為維護和發(fā)展哥白尼的日心說,為堅持自己的科學觀點,于1600年2月被宗教裁判所處以火刑,在羅馬鮮花廣場殉難。
A.開頭兩句,詩人懷著崇仰的感情為“老橡樹”寫意,它高大參天又腳踏實地。“老橡樹”是為真理而戰(zhàn)的思想家、科學家的化身。
B.詩中所寫的“風神”、“冬天”都具有象征性,讓人想到扼殺科學和真理的邪惡勢力嚴酷而猖狂,但布魯諾沒有因此退縮、屈服。
C.詩的最后六句深化了主題,布魯諾從老橡樹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他深信自己的事業(yè)扎根在科學和真理的沃土中,它會結(jié)出碩果。
D.全詩以老橡樹豪邁的自白結(jié)尾!拔矣胸S富的智慧和深邃的靈性,永遠向一個固定的目標邁進。”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江蘇鎮(zhèn)江)3、名著閱讀。(6分)
(1)下列對名著內(nèi)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格列佛游記》中有許多荒誕的故事。在飛島國,如果人民抗繳稅收,國王就把飛島停在他們的頭上,剝奪他們享受雨水和陽光的權(quán)利。
B.《名人傳》中,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快樂”這句充滿豪情的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寫照,今天已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銘。
C.《父親的病》中多次寫醫(yī)生開出的奇特藥引,如陳蓮河醫(yī)生開出的最平常的藥引是“蟋蟀一對”,而且“要原配”,目的是為了諷刺所謂的名醫(yī)實際上是誤人性命的庸醫(yī)。
D.在學校里,湯姆通過認真背誦《圣經(jīng)》,積累到九張黃條,十張藍條,憑此換取了學校頒發(fā)的獎品:一本《圣經(jīng)》。
(2)閱讀《駱駝祥子》選段,在橫線上填寫作品中的人名。(1分)
婚夕,祥子才明白: 并沒有懷了孕。像變戲法的,她解釋給他聽:“要不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會死心塌地的點頭呢!我在褲腰上塞了個枕頭!哈哈,哈哈!”
(3)閱讀《水滸傳》選段,回答問題。(3分)
盧俊義道:“可以回避否?”吳用再把鐵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員外道:“則除非去東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難。雖有些驚恐,卻不傷大體!北R俊義道:“若是免的此難,當以厚報。”吳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說與員外,寫于壁上,日后應(yīng)驗,方知小生靈處。”盧俊義叫取筆硯來,便去白粉壁上寫。吳用口歌四句:
蘆花叢里一扁舟,俊杰俄從此地游,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
① 文中“去東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須經(jīng)過什么地方?吳用讓盧俊義去那里避難的用意是什么?(2分)
② 吳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機?(1分)
1. 下列語段有多處語病,請用規(guī)定符號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過4處)(3分){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2012年3月,關(guān)于杜甫突然在網(wǎng)絡(luò)爆紅,關(guān)于他的涂鴉圖片在微博上瘋傳。在這些對語文課本圖片的“再創(chuàng)作”里,時而杜甫肩扛機槍,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托……把網(wǎng)友戲稱為“杜甫很忙”。“詩圣”杜甫的畫像被如此涂鴉,有人把這種現(xiàn)象視為對名人的褻瀆,也有人認為快餐文化下的一場狂歡。
2. 閱讀下列新聞?wù){(diào)查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外來粽品牌壟斷市場
昨天,記者在我市部分超市看到,雖然距離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多月,但“思念”、“三全”、“安井”、“五芳齋”等外地的品牌粽子已經(jīng)在各大超市出現(xiàn)。為何不見本地粽子的身影呢?超市負責人說,超市商品采購由總部決定,總部只采購品牌粽子,而目前本地粽尚無自己的品牌。
(材料二)本地粽以“鮮”取勝
到哪里去買本地粽呢?記者在電力路、花山路看到了幾家賣粽子的小店。店主表示,⑦粽子都是自家包的,品種沒有超市里多,只有紅豆、蜜棗和肉粽,但當天包當天賣,十分新鮮,不像真空包裝的外地粽,經(jīng)由運輸?shù)韧緩,再到超市柜臺,距離生產(chǎn)日期已有好幾天。
(材料三)
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說,今年粽子的價格與去年相比相差不大。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稱,今年糯米等原材料的價格降了,對于生產(chǎn)企業(yè)來說是個好消息;但粽子大多是人工包裝,人工費水漲船a高,運輸費用也是居高不下:有降有升,粽子的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
(1)從“材料三”中提取主要信息,為該則材料擬寫標題。(不超過15個字)(1分)
(2)仔細閱讀上述材料,分析本地粽與外來粽相比存在的優(yōu)勢與劣勢。(4分)
優(yōu)勢:
劣勢:
(3)吃粽子的習俗源于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現(xiàn)在人們賦予它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中考前夕,有老師給學生贈送了粽子,這個禮物包含了老師對學生的祝愿。說出老師的祝愿是什么。(1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 初二語文 人教社(新課標2001-2年通過) 人教版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黃岡學霸(新課標版) 九年級語文/全一冊 題型:048
閱讀理解題。
①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②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③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④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1)選出釋義有誤的若干項
[ ]
A.大河上下:黃河的上游和下游。
B.須晴日:必須是晴天。
C.紅裝素裹:指婦女穿的艷裝和素裝。
D.分外妖嬈:特別艷麗美好。
(2)給加粗詞選擇恰當?shù)慕忉專罕眹?B>風光
[ ]
A.風景、景象 B.鋪張、熱鬧 C.體面
(3)指出下面各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
B.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
C.欲與天公試比高。( 。
D.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4)“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國風光”是上闋內(nèi)容的________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從________寫到________,包容一切,由________到________,饒有趣味。
(5)“望長城內(nèi)外”的“望”字領(lǐng)起下文,它統(tǒng)攝的賓語有________________。
(6)“長城內(nèi)外”、“大河上下”寫出了地域的________,顯示了作者________的胸懷,________的氣魄。
(7)“惟余莽莽”、“頓失滔滔”的“惟余”二字強化了________的景色,用________覺形象賦予________的風光更具體的直覺!邦D失滔滔”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
(8)“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tài)描寫,前者________,后者________,二者都有________________的氣勢。
(9)“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是________寫,詩人借助________,把北國雪景寫得多姿多彩。
(10)對上闋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蘇州,最后的園林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來到蘇州,那時候蘇州看起來很舊,千年歷史的城市給人的印象當然是舊的。我去了幾乎所有開放的園林,這些園林過去并不是公園,而是別人的家。這種變化給后來搞建筑的一個錯誤印象,以為園林只是一種國家風景區(qū)的概念。園林其實就是中國人一生夢想中的家。
我記得那時候園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靜,門面混跡于尋常巷陌。有些去處,不經(jīng)別人指點,還看不出來,很不起眼的一道門,偶然闖入,發(fā)現(xiàn)里面居然“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蘇州城里那些尋常百姓家里,也藏著大大小小的園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籠修竹。那些偉大的園林是在蘇州的文化氣氛和日常生活習俗里生長出來的,而不是為附庸風雅進行移植的結(jié)果,F(xiàn)在旅游團隊成天在幾個景點對著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點點,任何一個縫都要說出點文化意思來,倒使蘇州園林看起來更像與日常生活無關(guān)的所謂“園林藝術(shù)”展覽了。
蘇州,這是最后的園林。一個園林要當?shù)闷饒@林這個禰號,就像貴族一樣,要三百年。一塊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間調(diào)整多次,直到園子主人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順眼,這或許要用園主人的一生,甚至幾代。他們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與人工的渾然天成,這也是園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國,園林是一種居住樣式。俗語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國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間。蘇州園林是一個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國古代思想和生活經(jīng)驗、工藝傳統(tǒng)、經(jīng)濟能力的完美結(jié)合,“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是隨便說的,它說的就是昔日中國的生活理想。園林就是這種理想的最高體現(xiàn)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國哲學最深奧的部分,可以修身養(yǎng)性,同時它又是一個讓人可以“過日子”的地方?梢孕奚眇B(yǎng)性,就是所謂的“安心”,這是中國建筑與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區(qū)別。西方建筑也許更講實用,心是無所謂的,令人提心吊膽的摩天大樓在美國那么流行,足見在棲居方式上,修身養(yǎng)性、安心這些“空靈”的追求,對實用主義的西方來說,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蘇州園林體現(xiàn)的是所謂“詩意的棲居”!霸娨狻辈恢皇切蛄魉,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畫棟雕梁……這些所謂借景的藝術(shù),而是體現(xiàn)著存在的根本意義,是關(guān)系到人要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上——這個必須要搞清楚的認識。高速公路、水泥樓房、玻璃鋼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錯,可以加快我們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這一切的盡頭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紀錄,還是蘇州園林?是沙塵暴和污水池,還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現(xiàn)代人被現(xiàn)代化的過程所迷惑,中國鋪天蓋地的“馬塞克帝國”已經(jīng)使“蘇州園林”成為我們最后的文化遺址之一。哦,看哪,中國人,你們曾經(jīng)有那樣美輪美奐的建筑,你們本來是指望在那樣的地方安你們的心的。昆明最近有個熱鬧的爭論,就是因為很多小區(qū)的樓盤都蓋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題目叫做:這是哪國的昆明?上胍姰敶袊嗽谖幕系淖员耙呀(jīng)到了什么程度,中國人真的連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會了么?我在這個意義上說“蘇州園林”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圣殿,確實像希臘的那些神廟,是有悲劇意味的。
30年前我在蘇州最喜歡的是網(wǎng)師園。那園林就像已經(jīng)達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禪意,石頭、書法、匾額,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臺、水榭,看起來似乎都已經(jīng)是造化之功,渾然一體,本來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靜下來,像無家可歸的旅游者那樣想入非非,我的家在這里面就好了。
(節(jié)選自《祭壇上的蘇州》,作者于堅,標題為編者所加)
15.作者認為“園林其實就是中國人一生夢想中的家”。請聯(lián)系全文,簡要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
16.下面對文中關(guān)于蘇州園林特點的理解,哪一項不恰當?(2分)
A.它是在蘇州的文化氣氛和日常生活習俗里生長出來的,體現(xiàn)了真正的本土特征。
B.它是幾百年來人們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達到最高境界的中國式理想的產(chǎn)物。
C.它可以“安心”,是中國古代思想和生活經(jīng)驗、工藝傳統(tǒng)、經(jīng)濟能力的完美結(jié)合。
D.中國鋪天蓋地的“馬塞克帝國”已經(jīng)使“蘇州園林”成為我們最后的文化遺址之一。
17.作者不厭其煩地寫園主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變化過程,有什么用意?(2分)
18.寫蘇州園林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認為中國建筑與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區(qū)別是什么?(2分)
19.結(jié)合全文,細細品味文中畫線的句子,說說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樣結(jié)尾有什么好處?(2分)
20.作者認為,把蘇州園林說成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圣殿”,這是“有悲劇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2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