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A.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發(fā)散思維大課堂(初二語文) 題型:013
選出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
A.才美/不外見。
B.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C.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D.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13
選出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
A.才美/不外見。
B.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C.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D.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馬 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
(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3)策之不以其道( )
(4)執(zhí)策而臨之( )
2.選出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 )
A.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D.其/真無馬邪
3.《馬說》一文,托物寓意,借伯樂和千里馬為喻。伯樂和千里馬分別比喻:
伯樂比喻: ;千里馬比喻: 。
4.“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句意在強調: 。(限15字以內回答。)
5.文中能揭示千里馬被埋沒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____”;能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臣之妻私臣 (偏愛) | B.王之蔽甚矣(隱蔽) |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指責) | D.時時而間進 (偶爾) |
A.鄒忌修八尺∕有余 | B.今齊∕地方∕千里 |
C.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 D.皆朝∕于齊 |
A.于是入朝見威王。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C.行者休于樹。 | D.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
A.課文第一段主要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以及鄒忌的冷靜思考。 |
B.本文勸諫藝術的高明所在:用設喻說理手法,把治理國家的策略(大事)從家常小事談起。 |
C.齊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君主,對于鄒忌的諷諫,他聞過則喜,并馬上付諸行動。 |
D.文章第三、四段寫齊王納諫及齊國大治,對塑造鄒忌的形象沒有作用。 |
A.第一句用問答的形式,以歸期不定為回答內容,流露出歸期渺茫的惆悵。 |
B.第二句寫眼前之景,“夜”、“雨”、“秋”三字烘托出鄉(xiāng)愁的濃烈。 |
C.第三句寫轉身剪掉燭花,以此來排遣心中的愁苦。 |
D.第四句是想象與親人團聚時的情景,以此抒發(fā)對親人的強烈思念之情。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尖子生 新課標 新教材 新課堂 語文(七年級上冊)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問題。
(1)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②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③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④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⑤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天氣。
。2)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3)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這種云很薄,陽光可以透過云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云。卷云和卷積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它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著,映著燦爛的陽光,云塊四周散發(fā)出金黃的光輝。積云都在上午出現(xiàn),午后最多,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云。高積云是成群的扁球狀的云塊,排列很勻稱,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都是很美麗的。
1.下列幾項中總寫云的形態(tài)的詞和總寫云的特點的詞分別是
[ ]
A.姿態(tài) |
B.變化無常 |
C.姿態(tài)萬千 |
D.無常 |
2.這段話從整體上看,其語言特點有怎樣的特點?
3.寫出本段文字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并各舉一例說明。
4.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明?
5.文中省略號的作用是什么?省略號前后兩句各說明什么?
6.關于文中的冒號、分號和引號的用法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 ]
A.冒號表示前一句是總說,后面是分說,分號表示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引號表示特殊的意義。
B.冒號表示前一句是總說,后面是分說,分號表示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時,引號表示引用。
C.冒號表示總括性話語之前,分號表示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引號表否定。
D.冒號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后,分號表示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引號表示強調。
7.按要求填空并回答問題。
在這段文字里,作者先用了一串比喻著意描寫云的“________________”;又和“美麗”和“________”,“白云朵朵,陽光燦爛”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組鮮明對比,說明云的“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這樣寫,主要是為了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樣一句話來。
8.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9.第(3)段描寫四種云,它們照應文中第(2)段的哪句話?
10.對第(3)段畫線處描寫的內容和方法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
A.卷云的特征是薄、潔白。
B.畫線處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方法描寫了卷云的特征。
C.陽光、房屋和樹木的影子的描寫襯托了卷云的薄。
D.畫線處語句描寫的中心內容是云和天氣的關系。
11.第(3)段中共寫了四種云,作者分別用了什么修辭來說明?舉例介紹一下。
12.第(3)段結尾句在段內的作用是什么?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