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A.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之二蟲又何知 C.楚之南有冥靈者 D.湯之問棘也是已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鄰之厚,君之薄也
A.夫晉,何厭之有 | B.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C.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 | D.舉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夫晉,何厭之有 | B.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C.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 | D.舉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A、將成家而致汝。 B、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
C、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 D、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天津市薊縣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13
下列加粗詞的用法與例句中加粗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A.將成家而致汝。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
C.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
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句中“因”的意義、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A.廉頗……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昔人有因噎而廢食者。
C.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D.法者,見功而與賞,因能而受官。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句中加點的“乃” 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都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
A.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
B.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C.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D.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舍相如廣成傳
A.陛下焉得而臣之
B.而發(fā)兵北擊齊
C.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
D.表商容之閭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句中加點“何”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小子何敢讓焉 (《太史公自序》)
A.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 (《太史公自序》)
B.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羽本紀》)
C..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高祖本紀》)
D.髡曰:“何敢!” (《滑稽列傳》)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