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兩句中加線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① 悟已往之不諫 ② 復(fù)駕言兮焉求 A.①規(guī)勸、谡Z助詞 B.①挽回、谝蓡柎~ C.①挽回、诩嬖~于+之 D.①規(guī)勸 ②疑問代詞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正確的文言文,完成1~4題。
王曇首,瑯邪臨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業(yè)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財,曇首唯取圖書而已。辟瑯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fù)洛陽園陵。與從弟球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曇首答曰:“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备咦鎼。行至彭城,高祖大會戲馬臺,豫坐者皆賦詩;曇首文先成,高祖覽讀,因問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門戶何寄。”高祖大笑。曇首有識局智度,喜慍不見于色,閨門之內(nèi),雍雍如也。手不執(zhí)金玉,婦女不得為飾玩,自非祿賜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為冠軍、徐州刺史,留鎮(zhèn)彭城,以曇首為府功曹。太祖鎮(zhèn)江陵,自功曹為長史,隨府轉(zhuǎn)鎮(zhèn)西長史。高祖甚知之,謂太祖曰:“王曇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奔凹次,以曇首為侍中,誅徐羨之等,平謝晦,曇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曇首等,會宴集,舉酒勸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無復(fù)今日。”時封詔已成,出以示曇首,曇首曰:“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臣等雖得仰憑天光,效其毫露,豈可因國之災(zāi),以為身幸。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時兄弘錄尚書事,又為揚州刺史,曇首為上所親委,任兼兩宮。彭城王義康與弘并錄,意常怏怏,又欲得揚州,形于辭旨。以曇首居中,分其權(quán)任,愈不悅。曇首固乞吳郡,太祖曰:“豈有欲建大廈而遺其棟梁者哉?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將來若相申許者,此處非卿而誰?亦何吳郡之有!睍r弘久疾,屢遜位,不許。曇首勸弘減府兵力之半以配義康,義康乃悅。七年,卒。太祖為之慟,中書舍人周赳侍側(cè),曰:“王家欲衰,賢者先殞。”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節(jié)選自《宋書?王曇首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與從弟球俱詣高祖 詣:拜訪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門戶何寄 但:只是
2.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王曇首“受賞識”和“善治家”的一組是( )
3.下列對原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曇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優(yōu)秀,兄弟間分財產(chǎn),他只拿取圖書,式軍后隨高祖外出,高祖要眾人賦詩,曇首寫成,王弘對他評價甚高,高祖也很高興。
B.王曇首性格沉穩(wěn),喜怒不形于色,同時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賞識曇首,晉升他的官職,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詢曇首,曇首果然在平定國難中貢獻很大。
C.王曇首在平定謝晦事中有功,當時封賞他的詔書已經(jīng)擬就,但曇 首婉拒不受,認為自己雖盡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愛。也無法面對史臣。封賞事于是擱置下來。
D.王曇首看出義康為權(quán)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堅持要求調(diào)任吳郡。太祖打算重用曇首,未答應(yīng)他的請求。曇首勸說其史王弘讓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4.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
(2)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正確的文言文,完成1——4題。
王曇首,瑯邪臨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業(yè)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財,曇首唯取圖書而已。辟瑯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fù)洛陽園陵。與從弟球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睍沂状鹪唬骸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备咦鎼。行至彭城,高祖大會戲馬臺,豫坐者皆賦詩;曇首文先成,高祖覽讀,因問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門戶何寄!备咦娲笮Α沂子凶R局智度,喜慍不見于色,閨門之內(nèi),雍雍如也。手不執(zhí)金玉,婦女不得為飾玩,自非祿賜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為冠軍、徐州刺史,留鎮(zhèn)彭城,以曇首為府功曹。太祖鎮(zhèn)江陵,自功曹為長史,隨府轉(zhuǎn)鎮(zhèn)西長史。高祖甚知之,謂太祖曰:“王曇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曇首為侍中,誅徐羨之等,平謝晦,曇首之力也;奁胶,上欲封曇首等,會宴集,舉酒勸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無復(fù)今日。”時封詔已成,出以示曇首,曇首曰:“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臣等雖得仰憑天光,效其毫露,豈可因國之災(zāi),以為身幸。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時兄弘錄尚書事,又為揚州刺史,曇首為上所親委,任兼兩宮。彭城王義康與弘并錄,意常怏怏,又欲得揚州,形于辭旨。以曇首居中,分其權(quán)任,愈不悅。曇首固乞吳郡,太祖曰:“豈有欲建大廈而遺其棟梁者哉?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將來若相申許者,此處非卿而誰?亦何吳郡之有!睍r弘久疾,屢遜位,不許。曇首勸弘減府兵力之半以配義康,義康乃悅。七年,卒。太祖為之慟,中書舍人周赳侍側(cè),曰:“王家欲衰,賢者先殞!鄙显唬骸爸笔俏壹宜ザ! 節(jié)選自《宋書?王曇首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與從弟球俱詣高祖 詣:拜訪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門戶何寄 但:只是
2.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王曇首“受賞識”和“善治家”的一組是( )
A.曇首有識局智度 一毫不受于人
B.沈殿有器度,宰相才也 婦女不得為飾玩
C.誅徐羨之等,平謝晦 閨門之內(nèi),雍雍如也
D.此坐非卿兄弟,無復(fù)今日 豈可因國之災(zāi),以為身幸
3.下列對原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曇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優(yōu)秀,兄弟間分財產(chǎn),他只拿取圖書,式軍后隨高祖外出,高祖要眾人賦詩,曇首寫成,王弘對他評價甚高,高祖也很高興。
B.王曇首性格沉穩(wěn),喜怒不形于色,同時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賞識曇首,晉升他的官職,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詢曇首,曇首果然在平定國難中貢獻很大。
C.王曇首在平定謝晦事中有功,當時封賞他的詔書已經(jīng)擬就,但曇 首婉拒不受,認為自己雖盡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愛。也無法面對史臣。封賞事于是擱置下來。
D.王曇首看出義康為權(quán)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堅持要求調(diào)任吳郡。太祖打算重用曇首,未答應(yīng)他的請求。曇首勸說其史王弘讓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4.把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
譯文:
(2)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
譯文: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5題。
華倫字元化,沛國譙人也。游學徐土,兼通數(shù)經(jīng)。沛相陳珪舉孝廉,太尉黃琬辟,皆不就。曉養(yǎng)性之術(shù),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shù)種,心解分劑,不復(fù)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①,病亦應(yīng)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辈≌哐浴耙训健,應(yīng)便拔針,病亦行差。若病結(jié)積在內(nèi),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fù)矣。
府吏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fā)汗!被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nèi)實,故治之宜殊!奔锤髋c藥,明旦并起。
督郵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謂佗曰:“昨使醫(yī)曹吏劉租針胃管訖,便苦咳嗽,欲臥不安!辟⒃唬骸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五日不救!彼烊缳⒀浴
佗之絕技,凡此類也。然本作士人,以醫(yī)見業(yè),意常自悔,后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佗曰:“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佗久遠家思歸,因曰:“當?shù)眉視,方欲暫還耳。”到家,辭以妻病,數(shù)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fā)遣。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檢。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于是傳付許獄,考驗首服。荀彧請曰:“佗術(shù)實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太祖曰:“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遂考竟佗。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人!崩粑贩ú皇埽⒁嗖粡,索火燒之。佗死后,太祖頭風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yǎng)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奔昂髳圩觽}舒病困,太祖嘆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節(jié)選自《三國志·方技》)
【注】 ①壯:針灸術(shù)語。艾炙時,灼一次為一壯。
1.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應(yīng)便拔針,病亦行差 差:病愈
B.當引某許,若至,語人 許:一會兒
C.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fā)汗!被難其異 難:質(zhì)疑
D.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 信:果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若其虛詐,便收送之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B.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 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C.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 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D.若其虛詐,便收送之 督郵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華佗醫(yī)術(shù)造詣高深的一組是 ( )
①游學徐土,兼通數(shù)經(jīng) ②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yīng)除 ③若病結(jié)積在內(nèi),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 ④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 ⑤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五日不救⑥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華佗治病時,配制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即可,他心里明了藥物的分量、比例,也用不著再稱量,把藥煮熟就讓病人服飲,告訴病人的禁忌及注意事項,病人很快就能痊愈。
B.華佗在實施腹部外科手術(shù)時使用“麻沸散”,一會兒病人便如醉死一樣,毫無知覺,這樣就開刀取出病人腹內(nèi)的結(jié)積物。他在針灸的用穴、進針、灸壯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C.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尋、李延同時到來就診,病痛的癥狀相同。華佗卻認為倪尋是外實癥,李延是內(nèi)實癥,所以治療的方法也不同。次日早晨兩人即都已病愈,行動自如。
D.華佗所處的社會醫(yī)生屬于“方技”,被視為“賤業(yè)”,但是華佗卻能夠以醫(yī)術(shù)養(yǎng)活自己并以服務(wù)人民群眾而自豪,最終因不愿意成為為統(tǒng)治者個人服務(wù)的醫(yī)官,被曹操殺害。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日減,五日不救。
譯文:
(2)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
譯文:
(3)佗術(shù)實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
譯文: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奢。奢因說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疆,國僵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子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秦伐韓,軍于閼與(閼與: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順西北)。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庇终贅烦硕鴨栄,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鼻剀娷娢浒参,集解徐廣曰:“屬魏郡,在邯鄲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壁w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nèi)之!痹S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許歷曰:“請就斧質(zhì)之誅。”趙奢曰:“胥后令邯鄲!痹S歷復(fù)請諫,曰:“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對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
(3)從文言句式看,下面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趙奢“膽識謀略不凡”的一組是
[ ]
①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④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
⑤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
⑥趙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趙奢任田部吏時,有膽有識,敢于堅持原則,依法從嚴懲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舊惡,以德報怨,在國君面前推薦趙奢,讓其負責管理全國賦稅。
C.面對強秦伐韓,在是否援韓的問題上,趙國應(yīng)付對之策難定時,趙奢力主救韓,表現(xiàn)了非凡的膽識。
D.秦軍的奸細潛入趙軍營區(qū),趙奢趁此施計,讓其被表象蒙騙,中圈套而歸,終使秦軍大敗。
(6)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奢。奢因說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疆,國僵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子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秦伐韓,軍于閼與(閼與: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順西北)。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庇终贅烦硕鴨栄,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鼻剀娷娢浒参,集解徐廣曰:“屬魏郡,在邯鄲西!鼻剀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壁w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nèi)之!痹S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壁w奢曰:“請受令!痹S歷曰:“請就斧質(zhì)之誅!壁w奢曰:“胥后令邯鄲!痹S歷復(fù)請諫,曰:“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對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
(3)從文言句式看,下面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趙奢“膽識謀略不凡”的一組是
[ ]
①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④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
⑤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
⑥趙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趙奢任田部吏時,有膽有識,敢于堅持原則,依法從嚴懲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舊惡,以德報怨,在國君面前推薦趙奢,讓其負責管理全國賦稅。
C.面對強秦伐韓,在是否援韓的問題上,趙國應(yīng)付對之策難定時,趙奢力主救韓,表現(xiàn)了非凡的膽識。
D.秦軍的奸細潛入趙軍營區(qū),趙奢趁此施計,讓其被表象蒙騙,中圈套而歸,終使秦軍大敗。
(6)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語文 必修3 題型:048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