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項(xiàng)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 |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B.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C.小人之過也必文 D.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安徽省師大附中2011-2012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
A.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失其所與,不知
D.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甘肅省蘭州一中2011-2012學(xué)年高一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13
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B.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C.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項(xiàng)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 )
A.非不說子之道 君取于吳 B.君子義以為質(zhì) 侃侃如也
C.斯遠(yuǎn)鄙倍矣 忠告而善道之 D.女奚不曰 知者不失人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非不說子之道君取于吳 | B.君子義以為質(zhì)侃侃如也 |
C.斯遠(yuǎn)鄙倍矣忠告而善道之 | D.女奚不曰知者不失人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四川省古藺縣中學(xué)校高一下期第二次能力監(jiān)測語文卷(帶解析)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小題1】下列對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其葉沃若沃若:潤澤的樣子 |
B.于嗟女兮于嗟:嘆息,“于”通“吁” |
C.女也不爽不爽:指不爽快 |
D.靡室勞矣室勞:家里的勞苦活兒 |
A.“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兩句詩通過對男、女雙方對愛情的不同的處理方式和態(tài)度的描述,奉勸年輕的女子千萬不要沉溺于情愛之中,否則將會追悔莫及。 |
B.“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边@句詩中女主人公含蓄地表露了對丈夫過分行為的不滿,淇水河再寬總有個岸,低濕的洼地再大也有個邊,作為一個丈夫做事怎么能沒有一定的限度而由著性子任意而為呢? |
C.“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边@句詩寫出了女主人公靜下心來思考的情狀,表現(xiàn)出她對自己一生的深刻反思,顯示出她對有著相同不幸遭遇的婦女們的深切同情。 |
D.“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這種長歌當(dāng)哭般的呼號,既是“我”從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慘痛教訓(xùn),也是全詩主旨之所在,充分顯示出“我”對一去不復(fù)返的以往情愛的深重痛惜與對負(fù)心人的強(qiáng)烈憤慨。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4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①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少博學(xué),唯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②桓帝時,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聞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陳留太守督促發(fā)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師,稱疾而歸。閑居玩古,不交當(dāng)世。感東方朔《客難》及楊雄、班固之徒設(shè)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韙其是而矯其非,作《釋誨》以戒厲云爾。
③在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彈琴于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憘!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來,至門而去!邕素為邦鄉(xiāng)所宗,主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彈琴者曰:“我向鼓弦,見螳螂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螂為之前卻不止。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dāng)之矣。”
④董卓重邕才學(xué),厚相遇待。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馳往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dāng)續(xù)成后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無實(shí),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允不納。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長世乎?善人,國之紀(jì)也,制作,國之典也。滅紀(jì)廢典,其能久乎?”
⑤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獄中年六十一搢紳諸儒莫不流涕北海鄭玄聞而嘆曰漢世之事誰與正之兗州陳留間皆畫像而頌焉。
(選自《后漢書·蔡邕傳》,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楊雄、班固之徒設(shè)疑以自通一類人 |
B.比往而酒以酣焉等到 |
C.螳螂為之前卻不止后退 |
D.邕陳辭謝感謝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邕莞然而笑曰危而不持,顛而不扶 |
B.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
C.因請而裁為琴昔者先王以為東盟主 |
D.邕聞火烈之聲景公乃下席而謝之曰 |
3.從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含有賓語前置的一項(xiàng)是( )
A.唯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是好 |
B.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 |
C.邕素為邦鄉(xiāng)所宗 |
D.邕具以告 |
4.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蔡邕少年時博學(xué)多才,因擅長彈琴,由陳留太守舉薦而被征召,但進(jìn)京途中,走到偃師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
B.蔡邕在吳地的時候,能從灶中桐木燃燒時發(fā)出的聲音聽出這塊桐木是制作樂器的良材,成就一段“焦尾琴”的佳話。 |
C.太尉認(rèn)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名于世,并對漢朝的史事十分熟悉,應(yīng)該讓他續(xù)成后漢史,修成一代典籍。 |
D.蔡邕因偶然說到董卓時嘆氣而獲罪,朝中很多人也為之求情,認(rèn)為殺蔡邕會帶來嚴(yán)重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沒有馬上同意。 |
5.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獄中年六十一搢紳諸儒莫不流涕北海鄭玄聞而嘆曰漢世之事誰與正之兗州陳留間皆畫像而頌焉。
6.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乃斟酌群言,韙其是而矯其非。(3分)
②所坐無實(shí),誅之無乃失人望乎?(3分)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黑龍江省大慶實(shí)驗(yàn)中學(xué)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根據(jù)《燭之武退秦師》完成下列各小題。(9分)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小題1】找出沒有通假字的一句( )
A.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 B.秦伯說,與鄭人盟 |
C.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 D.失其所與,不知 |
A.1軍隊(duì)2對對方的敬稱3改變4替 |
B.1駐軍2執(zhí)掌事務(wù)3交換4被 |
C.1駐軍2對對方的敬稱3替代4給予 |
D.1軍隊(duì)2管理事務(wù)3交換4是 |
A.緩不濟(jì)急 | B.同舟共濟(jì) | C.假公濟(jì)私 | D.無濟(jì)無事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bào)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bào)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bào)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bào)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電話:027-86699610 舉報(bào)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