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部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始臣之解牛之時,(臣)所見無非牛者。 B.三年之后,(臣)未嘗見全牛也。 C.(王)為之四顧,(王)為之躊躇滿志。 D.吾聞庖丁之畝,(吾)得養(yǎng)生焉。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瘺,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xiāng)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币蛏崞涿,亦自謂“橐駝”云。
其鄉(xiāng)曰豐樂鄉(xiāng),在長安西。駝業(yè)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全部正確的是
[ ]
、儆蓄愰荫務摺☆悾侯悇e
、诿夜坍敗∶好郑Q
、垴剺I(yè)種樹 業(yè):以……為業(yè)
、茉鐚嵰赞崳簩嶋H情況
、萜渫劣省」剩号f
、迵u其本以觀其疏密 本:樹干
(2)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因舍其名,(郭橐駝)亦自謂“橐駝”云。
B.皆爭迎取養(yǎng)(郭橐駝)
C.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郭橐駝)也。
D.有問之,(人)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匐m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
譯:
、谖嵊趾文転樵
譯:
下列加粗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故鄉(xiāng)人號之“駝”、诿故業(yè)
B.①其鄉(xiāng)曰豐樂鄉(xiāng)、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C.①他植者則不然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D.①爪其膚以驗其生枯、跀抠D財以送其行
(4)對本文的理解和賞析,以下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開頭介紹郭橐駝身世側重介紹他的名字,“駝”并不雅,郭橐駝卻要以此自稱,表現(xiàn)其豁達、身殘而自信的性格特點。
B.第二段寫駝種樹本領全面高超,是種樹行家,以正面描寫為主。
C.“他植者”種樹的不當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粗疏大意,漫不經(jīng)心,一是“愛之太殷,憂之太勤”。
D.作者寫“他植者”的兩種錯誤態(tài)度,沒有平均使用筆墨,在“態(tài)度馬虎”方面只寫了三句,而“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方面則寫得較為詳細,共寫了十三句。其原因在于此寫法照應后文“長人者好煩其令”的社會弊端,突出主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5年普通高等學校春季招生考試、語文(北京卷) 題型:048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 的文言文,完成17—2l題。(18分)
黃淳耀,字蘊生,號陶庵。嘉定縣人。少即以圣賢自期。嘗作日歷①,晝所為,夜必書之。媼袍糲食,不茍取一錢。崇禎十六年,試禮部,有要人諭意,欲薦為榜首,峻卻之。成進士,不謁選而歸。南都初建,求仕者爭趨之,淳耀獨不赴。或問故,應日:“某公素善余,今方與當國者比,往必為彼牢籠矣。君子始進必以正,豈可損名義以徇②之耶?”卒不往。
迨嘉定被圍,偕弟淵耀,暨侯峒曾、龔用圓、張錫眉諸人固守。及城破,兄弟并詣城西竹勝庵。將死,僧止之日:“公未仕,可勿死也。”淳耀日:“城亡與亡.此儒者分內(nèi)事耳。今借上人一片干凈土,死得所矣!彼鞴P書曰:“弘光元年七月四日,進士黃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嗚呼!進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遂衣冠北向,再拜,自經(jīng)死。
淵耀字偉恭,年十五,補諸生。幼穎異,甫就傅,即向?qū)W。既乃受業(yè)于兄,悉得其緒論,平居談道講德,往往啟伯氏③。所未及。性狷介,不妄交游。淳耀登第后,與之書曰:“傳臚時,人見鼎甲先上殿,皆嘖嘖稱羨,以為登仙,吾此時嘆息無限。天地間自有為數(shù)千年一人、數(shù)百年一人者,今人必不肯為數(shù)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為三年之一人,可笑也!”淵耀得書,益以品節(jié)自厲。就義時,見兄頭幘墜地,復下拾而冠之,乃就縊于右。
淳耀所著詩、古文、制舉業(yè),原本六經(jīng),旁通三史④,規(guī)范先正,皆傳于世。卒年四十一。門人私謚貞文。淵耀卒年二十二。有《谷簾學吟》。兄弟死時,口血噴壁間,入磚寸許,其跡歷久不滅云。
(楊鳳苞《黃貞文傳》)
注:①日歷:指日記。②徇:屈從,順從。③伯氏:大哥。④三史:指《史記》、《漢書》、《后漢書》。此處乏指史書。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缊袍糲食,不茍取一錢 糲食:粗糧
B.今借上人一片干凈土 上人:僧人
C.益以品節(jié)自厲 自厲:自豪
D.甫就傅,即向?qū)W 就傅:從師,入學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 .少即以圣賢自期 B.往往啟伯氏所未及
不賂者以賂者喪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C.淳耀登第后,與之書日 D.而必欲為三年之一人
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19.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已在括號內(nèi)補出,都正確的一項是
A.有要人諭意,欲薦(之)為榜首,(或)峻卻之。
B.(淳耀)偕弟淵耀,暨侯峒曾……諸人固守(于城)。
C.城亡與(之)亡,此儒者分內(nèi)事耳(歟)。
D.入磚(有)寸許,其跡(于)歷久不滅云。
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淳耀是嘉定縣人,少年時就以圣賢作為道德修養(yǎng)的理想目標,眾人的“爭趨之”和淳耀的“獨不赴”構成鮮明對比,顯示出他的正直品行。
B.黃淳耀在嘉定城被攻破后,與弟弟黃淵耀一同到城西竹勝庵自盡,對話、遺書、動作等描寫生動、傳神,彰顯悲壯之氣,讀之令人扼腕長嘆。
C.黃淵耀生性率直,自幼聰明異常,十五歲就被錄取為生員,平日同兄長一起談論道德學問,連黃淳耀也自嘆不如,有《谷簾學吟》一書傳世。
D.“貞文”是學生們贈與黃淳耀的謚號,從而不難看出他生前的操行學識深得人們贊賞,而他的文章同樣贏得人們推崇和喜愛,可謂文德雙絕。
2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某公素善余,今方與當國者比,往必為彼牢籠矣。(3分)
翻譯: 。
(2)就義時,見兄頭幘墜地,復下拾而冠之,乃就縊于右。(3分)
翻譯: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1~5題。
李姬者名香,母曰貞麗。貞麗有俠氣,所交接皆當世豪杰,尤與陽羨陳貞慧善也。姬為其養(yǎng)女,亦俠而慧,略知書,能辨別士大夫賢否。張學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稱之。少風調(diào)皎爽不群,十三歲從吳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傳奇》,皆能盡其音節(jié)。尤工《琵琶詞》,然不輕發(fā)也。雪苑侯生①己卵來金陵,與相識。姬嘗邀侯生為詩,而自歌以償之。初,皖人阮大鋮者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②,屏居金陵,為清議所斥。陽羨陳貞慧、貴池昊應箕實首其事,持之力。大鋮不得已,欲侯生為解之。乃假所善王將軍,日載酒食與侯生游。姬曰:“王將軍貧,非結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問,將軍乃屏人述大鋮意。姬語侯生曰:“妾少從假母識陽羨君,其人有高義,聞吳君尤錚錚,今皆與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負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讀公卷書,所見豈后于賤妾耶?”侯生大呼稱善,醉而臥。王將軍者殊怏,因辭去,不復通。未幾,侯生下第,姬置酒桃葉渡,歌《琵琶詞》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減中郎③,中郎學不補行,令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嘗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之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愿終自愛,無忘妾歌《琵琶詞》也,妾亦不復歌矣。侯生去后,而故開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鍰邀姬一見④,姬固卻之。開府慚且怒,且有以中傷姬。姬嘆曰:“田公寧異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贊于侯公子者謂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弊洳蛔。
(《侯方域·李姬傳》)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號雪苑。 ②城旦:一種民服苦役的刑罰。 ③中郎:指東漢蔡邕,曾官中郎。 ④開府:官名,稱督撫。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意義,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一項是………………………( )
A.貞麗有俠氣,所交接皆當世豪杰 B.皖人阮大鋮者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
C.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 D.開府慚且怒,且有以中傷姬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偌L邀侯生為詩,而自歌以償之 ②皖人阮大鋮者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 ③奈何以阮公負至交乎? ④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⑤姬置酒桃葉渡,歌《琵琶詞》以送之 ⑥而故開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鍰邀姬一見
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④⑥
3.下列句子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大鋮不得已,欲侯生為(陳貞慧、吳應箕)解之
B.然(公子)嘗昵董卓,不可掩也
C.愿(公子)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
D.今(田公)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xiàn)李姬明辨是非的一組是………………………( )
、傺┰泛钌好畞斫鹆辏c相識 ②王將軍貧,非結客者,公子盍叩之? ③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④侯生下第,姬置酒桃葉渡 ⑤田公寧異于阮公乎?
A.①②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④
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李姬是金陵的歌女,她俠義而聰慧,能辨別士大夫賢良與否,張溥、夏允彝重視并稱贊她。她能歌唱《四傳奇》,尤其擅長歌唱《琵琶詞》。
B.侯生來到金陵,結識了李姬。當時陳貞慧、吳應箕為首發(fā)動社會公正輿論斥責曾依附魏忠賢的阮大鋮。阮大鋮想讓侯生為他解除困窘,借助他交好的王將軍拉攏侯生。
C.李姬知道阮大鋮的意思后,告誡侯生不能受阮大鋮拉攏而對不起陳貞慧、吳應箕,她認為憑侯生的家世名望,不應為阮大鋮辦事,侯生聽取了她的告誡。
D.侯生未考中進士,李姬為他唱《琵琶詞》送別,借此勸勉他重品行。后督撫田仰用重金邀李姬相見,遭拒絕后羞愧發(fā)怒,派人打傷李姬;李姬則斥責他是阮大鋮一類人而終究不去見他。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李姬者名香,母曰貞麗。貞麗有俠氣,所交接皆當世豪杰,尤與陽羨陳貞慧善也。姬為其養(yǎng)女,亦俠而慧,略知書,能辨別士大夫賢否。張學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稱之。少風調(diào)皎爽不群,十三歲從吳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傳奇》,皆能盡其音節(jié)。尤工《琵琶詞》,然不輕發(fā)也。雪苑侯生①己卵來金陵,與相識。姬嘗邀侯生為詩,而自歌以償之。初,皖人阮大鋮者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②,屏居金陵,為清議所斥。陽羨陳貞慧、貴池昊應箕實首其事,持之力。大鋮不得已,欲侯生為解之。乃假所善王將軍,日載酒食與侯生游。姬曰:“王將軍貧,非結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問,將軍乃屏人述大鋮意。姬語侯生曰:“妾少從假母識陽羨君,其人有高義,聞吳君尤錚錚,今皆與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負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讀公卷書,所見豈后于賤妾耶?”侯生大呼稱善,醉而臥。王將軍者殊怏,因辭去,不復通。未幾,侯生下第,姬置酒桃葉渡,歌《琵琶詞》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減中郎③,中郎學不補行,令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嘗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之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愿終自愛,無忘妾歌《琵琶詞》也,妾亦不復歌矣。侯生去后,而故開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鍰邀姬一見④,姬固卻之。開府慚且怒,且有以中傷姬。姬嘆曰:“田公寧異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贊于侯公子者謂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弊洳蛔
(《侯方域·李姬傳》)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號雪苑。 ②城旦:一種民服苦役的刑罰。 ③中郎:指東漢蔡邕,曾官中郎。 ④開府:官名,稱督撫。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意義,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一項是………………………( )
A.貞麗有俠氣,所交接皆當世豪杰 B.皖人阮大鋮者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
C.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 D.開府慚且怒,且有以中傷姬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①姬嘗邀侯生為詩,而自歌以償之 ②皖人阮大鋮者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 ③奈何以阮公負至交乎? ④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⑤姬置酒桃葉渡,歌《琵琶詞》以送之 ⑥而故開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鍰邀姬一見
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④⑥
3.下列句子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大鋮不得已,欲侯生為(陳貞慧、吳應箕)解之
B.然(公子)嘗昵董卓,不可掩也
C.愿(公子)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
D.今(田公)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xiàn)李姬明辨是非的一組是………………………( )
、傺┰泛钌好畞斫鹆辏c相識 ②王將軍貧,非結客者,公子盍叩之? ③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④侯生下第,姬置酒桃葉渡 ⑤田公寧異于阮公乎?
A.①②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④
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李姬是金陵的歌女,她俠義而聰慧,能辨別士大夫賢良與否,張溥、夏允彝重視并稱贊她。她能歌唱《四傳奇》,尤其擅長歌唱《琵琶詞》。
B.侯生來到金陵,結識了李姬。當時陳貞慧、吳應箕為首發(fā)動社會公正輿論斥責曾依附魏忠賢的阮大鋮。阮大鋮想讓侯生為他解除困窘,借助他交好的王將軍拉攏侯生。
C.李姬知道阮大鋮的意思后,告誡侯生不能受阮大鋮拉攏而對不起陳貞慧、吳應箕,她認為憑侯生的家世名望,不應為阮大鋮辦事,侯生聽取了她的告誡。
D.侯生未考中進士,李姬為他唱《琵琶詞》送別,借此勸勉他重品行。后督撫田仰用重金邀李姬相見,遭拒絕后羞愧發(fā)怒,派人打傷李姬;李姬則斥責他是阮大鋮一類人而終究不去見他。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陳遵字孟公,杜陵人也。遵少孤,與張竦伯松俱為京兆史。竦博學通達,廉儉自守,而遵放縱不拘,操行雖異,然相親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為后進冠。并入公府,公府掾史率皆羸車小馬,不尚鮮明,而遵獨極輿馬衣服之好,門外車騎交錯。又日出醉歸,曹事數(shù)廢。西曹以故事謫之,侍曹輒詣寺舍白遵曰:“陳卿今日以某事謫。”遵曰:“滿百乃相聞!惫适拢邪謫者斥,滿百,西曹白請斥。大司徒馬宮大儒優(yōu)士,又重遵,謂西曹:“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責之?”乃舉遵能治三輔劇縣,補郁夷令。久之,與扶風相失,自免去。
槐里大賊趙朋、霍鴻等起,遵為校尉,擊朋、鴻有功,封嘉威侯。
遵嗜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嘗有部刺史奏事,過遵,值其方飲,刺史大窮,候遵沾醉時,突入見遵母,叩頭自白當對尚書有期會狀,母乃令從后閣出去。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廢。
長八尺余,長頭大鼻,容貌甚偉。略涉?zhèn)饔,贍于文辭。性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去以為榮。時列侯有與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門,曰陳孟公,坐中莫不震動,既至而非,因號其人曰陳驚坐云。王莽素奇遵材,在位多稱譽者,由是起為河南太守。既至官,當遣從史西,召善書吏十人于前,治私書謝京師故人。遵馮幾,口占書吏,且省官事,書數(shù)百封,親疏各有意,河南大驚。數(shù)月免。
久之,復為九江及河內(nèi)都尉,凡三為二千石。而張竦亦至丹陽太守。后俱免官,以列侯歸長安。竦居貧,無賓客,時時好事者從之質(zhì)疑問事,論道經(jīng)書而已。而遵晝夜呼號,車騎滿門,酒肉相屬。先是,遵常謂張竦:“足下諷誦經(jīng)書,苦身自約,不敢蹉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沉俗間,官爵功名,不減于子,而差獨樂,顧不優(yōu)邪!”竦曰:“人各有性,長短自裁。子欲為我亦不能,吾而效子亦敗矣。雖然,學我者易持,效子者難將,吾常道也。”
及王莽敗,二人俱客于池陽,竦為賊兵所殺。更始至長安,大臣薦遵為大司馬護軍,使匈奴。單于欲脅詘遵,遵陳利害,為言曲直,單于大奇之,遣還。會更始敗,遵為賊所敗,時醉見殺。
(節(jié)選自《漢書·游俠傳》,有刪改)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略涉?zhèn)饔洠?/strong>贍于文辭 贍:富足,充足。
B.遵馮幾,口占書吏 馮:通“憑”,靠著。
C.足下諷誦經(jīng)書,苦身自約 諷: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
D.叩頭自白當對尚書有期會狀 期:約會。
以下句子中,分別表明陳遵“放縱不拘”和“富有才華”的一組是 ( )
A.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
復為九江及河內(nèi)都尉,凡三為二千石
B.而遵晝夜呼號,車騎滿門,酒肉相屬
性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去以為榮
C.突入見遵母,叩頭自白當對尚書有期會狀
遵陳利害,為言曲直,單于大奇之
D.遵獨極輿馬衣服之好,門外車騎交錯
時時好事者從之質(zhì)疑問事,論道經(jīng)書而已
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陳遵為人放縱不拘,張竦清廉節(jié)儉,二人雖操行不同,卻互相親近友愛。文章多次拿張竦和陳遵對比,襯托出陳遵“放意自恣”的性格,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B.陳遵熱情好客,大宴賓客時,把客人的車轄投入井中,不讓他們離開。一位刺史和尚書有約卻無法脫身,只得去拜見并請求陳遵的母親,才得以從后門出去。
C.陳遵在公府為官的時候,每日喝醉酒后才歸來,官署的事都耽誤了。官署舊例,如犯錯滿百將被罷官,陳遵最終被罷官。
D.陳遵雖放縱不拘,好酒任性,但也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受到王莽和匈奴單于的賞識。但在最后,還是因兵敗時酒醉被殺。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