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兵革非不堅利也(兵器)/委而去之(丟棄,拋棄) B.得道者多助(得到道理)/治人不治(治理得好) C.刑于寡妻(做榜樣)/以御于家邦(治) D.反其仁(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重)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東臨沂市2011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微山一中2012屆高三10月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5 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仿真考試(一)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一中2012屆高三高考預測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點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北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云雷方屯,龍戰(zhàn)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歸圣人,于是元黃(即玄黃,指血)之禍成,而霸圖之業(yè)廢矣。
隋大業(yè)末,主昏時亂,四海之內(nèi),兵革咸起。夏王建德以耕氓崛起,河北山東,皆所奄有,筑宮金城,立國布號,岳峙虎踞,赫赫乎當時之雄也。是時李密在黎陽,世充據(jù)東都,蕭銑王楚,薛舉擅秦,然視其剙(同“創(chuàng)”,開始)割之跡,觀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唯夏氏為國,知義而尚仁,貴忠而愛賢,無暴虐及民,無淫兇于己,故兵所加而勝,令所到而服,與夫世充、銑、密等甚不同矣。行軍有律,而身兼勇武,聽諫有道,而人無拒拂,斯蓋豪杰所以勃興而定霸一朝,拓疆千里者哉!
或以建德方項羽在前世,竊謂不然,羽暴而嗜殺,建德寬容御眾,得其歸附,語不可同日,跡其英分雄分,指盼備顯,庶幾孫長沙流亞乎!唯天有所勿屬,唯命有所獨歸,故使失計于救鄰,致敗于臨敵,云散雨覆,亡也忽然。嗟夫,此亦莫之為而為者歟!向令運未有統(tǒng),時仍割分,則太宗龍行乎中原,建德虎視于河北,相持相支,勝負豈須臾辨哉!
自建德亡,距今已久遠,山東河北之人,或尚談其事,且為之祀,知其名不可滅,而及人者存也。圣唐大和三年,魏州書佐殷侔過其廟下,見父老群祭,駿奔有儀,夏王之稱,猶紹于昔。感豪杰之興奮,吊經(jīng)營之勿終,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隕,激于其文,遂碑。
1.對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吊經(jīng)營之勿終/經(jīng)營:往來周旋。
B.蕭銑王楚,薛舉擅秦/擅:擁有。
C.跡其英分雄分,指盼備顯/分:素質(zhì),猶天分。
D.九云雷方屯,龍戰(zhàn)伊始/屯:聚集,積蓄。
2.下列各項中,完全屬于作者不同意“以建德方項羽在前世”理由的一組是( )
①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歸圣人
②然視其創(chuàng)割之跡,觀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
③知義而尚仁,貴忠而愛賢,無暴虐及民,無淫兇于己
④兵所加而勝,令所到而服
⑤行軍有律,而身兼勇武,聽諫有道,而人無拒拂
⑥寬容御眾,得其歸附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稱頌竇建德彪炳顯赫的歷史功德,“以耕氓崛起”而起義成功,接著敘述了竇建德忠義仁愛的的人品,這都遠勝于當時割據(jù)一方的群雄。
B.開篇不同凡響,起首八句,說明議論結(jié)合,以議為主,如一短序,引入正題。闡述作者“天命歸于圣人”的觀點,為竇建德國滅身亡的厄運感慨不已。
C.文章還從多側(cè)面加以評論。針對當時有人認為建德就好比前世項羽的謬誤論點,作者予以駁斥,認為他是孫堅一類的人物。
D.最后一段,敘述了夏王廟香火盛況以及作者寫碑文的原因,表達了對竇建德的敗亡的同情。收筆言簡意賅,引人回味。
4.請把文言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立國布號,岳峙虎踞,赫赫乎當時之雄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義而尚仁,貴忠而愛賢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隕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學習周報 語文 粵教版 2009-2010學年 第44期 總第200期 粵教版 題型:048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