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常用義全部相同的一項是 |
A.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 B.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設計必修二語文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常用義全部相同的一項是
共事
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學習高手必修二語文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常用義全部相同的一項是
共事
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信誓
旦旦,不思其反。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2最新高考命題趨向及解題技巧高三 題型:048
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回答文后的問題。
詩可以怨(節(jié)錄)錢鐘書
司馬遷舉了一系列“發(fā)憤”的著作,有的說理,有的記事,最后把《詩三百篇》籠統(tǒng)都歸于“怨”,也作為一個例子。鐘嶸①單就詩歌而論,對這個意思加以具體發(fā)揮!对娖贰ば颉防镉幸还(jié)話,我們一向沒有好好留心!凹螘脑娨杂H②,離群托詩以怨③。至于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骨橫朔野,魂逐飛蓬④;或負戈外戍⑤,殺氣雄邊⑥,塞客衣單⑦,孀閨淚盡⑧;或士有解佩出朝⑨,一去忘反,女有揚蛾入寵⑩,再盼傾國(11)。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12)?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13)!关氋v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矣!”說也奇怪,這一節(jié)差不多是鐘嶸同時人江淹(14)那兩篇名文--《別賦》和《恨賦》--的提綱!缎颉方Y(jié)尾又舉了一連串的范作,除掉失傳的篇章和泛指的題材,過半數(shù)都可以說是“怨”詩。至于《上品》里對李陵(15)的評語:“生命不諧,聲頹身喪,使(16)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更明白指出劉勰(17)所謂“蚌病成珠”,也就是后世常說的“詩必窮而后工”。還有一點不容忽略。同一件東西,司馬遷當做死人的防腐溶液,鐘嶸卻認為是活人的止痛藥和安神劑。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只說“舒憤”而著書作詩,目的是避免“姓名磨滅”、“文采不表于后世”,著眼于作品在作者身后起的功用、能使他死而不朽。鐘嶸說:“使貧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強調(diào)了作品在作者生時起的功用,能使他和艱辛冷落的生涯妥協(xié)相安;換句話說,一個人潦倒愁悶,全靠“詩可以怨”,獲得了排遣、慰藉或補償。隨著后世文學體裁的孽生,這個對創(chuàng)作的動機和效果的解釋也從詩歌而蔓延到小說和戲劇。例如周楫(18)《西湖二集》卷一《吳越王再世索江山》講起瞿佑(19)寫《剪燈新話》和徐渭(20)寫《四聲猿》:“真?zhèn)哭不得,笑不得,叫不得,跳不得,你道可憐也不可憐!所以只得逢場作戲,沒緊沒要,做部小說!l(fā)抒生平之氣,把胸中欲歌欲哭欲叫欲跳之意,盡數(shù)寫將出來。滿腹不平之氣,郁郁無聊,借以消遣!崩顫O(21)《笠翁偶寄》卷二《賓白》講自己寫劇本,說來更淋漓盡致:“予生憂患之中,處落魄之境,自幼至長,自長至老,總無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詞之頃,非但郁藉以舒、慍(22)為之解,且嘗僭(23)作兩間最樂之人!从姓婢持鶠,能出幻境縱橫之上者。我欲做官,則頃刻之間便臻榮貴!矣魅碎g才子,即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絕代佳人,即作王嬙、西施之原配。”正像陳子龍以為《三百篇》里“雖頌皆刺”,李漁承認他劇本里歡天喜地的“幻境”正是他生活里跼天蹐地(24)的“真境”的“反”映--劇本映照了生活的反面。大家都熟知弗洛伊德(25)的有名理論;在實際生活里不能滿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創(chuàng)造出文藝來,起一種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來過癮。假如說,弗洛伊德這個理論早在鐘嶸的三句話里稍露端倪,更在周楫和李漁的兩段話里粗見眉目,那也許不是牽強拉攏,而只是請大家注意他們似曾相識罷了。
[注釋]
、夔妿V:南朝梁文學批評家。字仲偉!对娖贰肥撬脑姼柙u論專著,以五言詩為主,品評自漢至梁一百多個詩人,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的一部重要而有影響的著作。
、诩螘脑娨杂H:古人于賓主歡宴時,有互以詩贈答之習俗。
③離群托詩以怨:古人于親人、朋友分別之際,互贈詩歌以釋思念之情。怨:離恨。
④魂:鬼魂。蓬:蓬草。
⑤負:肩負。外戍:守衛(wèi)邊疆。
⑥殺氣:戰(zhàn)爭時兇險氛圍。雄:雄威。邊:邊塞、邊關、邊疆。
、呷停焊斑吔巫印
、噫组|:閨中寡婦,其夫為戰(zhàn)爭中的死難者。
⑨解佩出朝:拋棄官職,退出仕途。解:除。佩:表示官階的飾物。
、鈸P娥:揚與蛾均指眉。入寵:入宮受寵。
(11)傾國:即傾國傾城,言貌美好。
(12)陳詩:古制,采風,搜集民間詩歌陳獻于上。展:展現(xiàn)。義:思想感情。長歌:放聲高歌。騁:縱馬奔馳,引申為奔放,謂感情奔放。
(13)可以群:指詩歌有感染、振奮、鼓動人的作用。可以怨:指詩歌有諷刺不良政治的作用。
(14)江淹:南朝梁文學家。字文通。在文學上,他詩、文、賦均有成就。其賦以抒情小賦見長,《別賦》和《恨賦》等為其代表作。
(15)李陵:西漢人,字少卿。李廣孫。善騎射。武帝時,為騎都尉,率兵出擊匈奴貴族,戰(zhàn)敗投降。后病死匈奴。
(16)使:倘使。
(17)劉勰:南朝梁文學理論家。字彥和。代表作是文學理論巨著《文心雕龍》,該書共10卷50篇,涉及到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文學特點和規(guī)律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精湛透辟的見解,富有獨創(chuàng)性。因此它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8)周楫:字清原,號濟川子,錢塘人。生卒年月不詳,約明神宗萬歷末前后在世。生平無考。著有通俗短篇小說《西湖一集》及《西湖二集》專演西湖故事。
(19)瞿佑:明文學家!坝印币蛔鳌暗v”,別號存齋。著有傳奇小說《剪燈新話》,情節(jié)曲折,文筆清新,對后世頗有影響,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20)徐渭:明杰出畫家、戲曲家。作有戲曲論著《南詞敘錄》和雜劇《四聲猿》。
(21)李漁:明末清初戲曲作家,戲曲理論家。字笠翁,一字謫凡。呈湖上笠翁。
(22)慍:怨恨。
(23)僭:超越本分,過分。
(24)跼天蹐地:即局天踏地。局:彎腰。踏:小步。戒慎、畏懼貌。多用以形容處境困厄窘迫。
(25)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病醫(y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所創(chuàng)立的精神分析學,在世界上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他的學說接觸了傳統(tǒng)心理學較為忽視的潛意識,擴大了心理學研究領域。他的學說在文學、醫(yī)學、哲學等方面都引起了反應。
1.對“司馬遷舉了一系列‘發(fā)憤’的著作,有的說理,有的記事,最后把《詩三百篇》籠統(tǒng)都歸于‘怨’,也作為一個例子”這句話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 ]
A.司馬遷認為作家應當“發(fā)憤”著書,或者說理,或者記事,《詩經(jīng)》也應看作“發(fā)憤”之作。
B.司馬遷認為沒有“怨”就沒有“發(fā)憤”之作,不管是說理的、敘事的還是抒情的作品,都能證明這一點。
C.司馬遷用說理、記事的方式抒發(fā)憤激之情,《詩經(jīng)》則是用歌詠方式抒寫哀怨。
D.司馬遷主張用“怨”來分析說理、記事類作品,《詩經(jīng)》也應歸入“怨”的范疇。
2.“鐘嶸單就詩歌而論,對這個意思加以具體發(fā)揮”。下面所列各項中不屬“這個意思”的一項是
[ ]
A.嘉會寄詩以親
B.離群托詩以怨
C.蚌病成珠
D.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
3.文中說“司馬遷當做死人的防腐溶液”,這句話側(cè)重要說明的是(限在15字以內(nèi)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說“鐘嶸卻認為是活人的止痛藥和安神劑”,這句話側(cè)重要說明的是(限在30字以內(nèi)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周楫、李漁、弗洛伊德的話要證明什么觀點?(限在20字以內(nèi)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 ]
A.李漁說的話“惟于制曲填詞之頃,非但郁藉以舒,慍為之解,且嘗僭作兩間最樂之人”要證明的觀點是:作家往往借創(chuàng)作排遣苦悶,使內(nèi)心獲得慰藉和補償。
B.“還有一點不容忽略。同一件東西。司馬遷當做死人的防腐溶液,鐘嶸卻認為是活人的止痛藥和安神劑。”這樣比喻闡明的道理是:同是主張“詩可以怨”,但作品的社會效果可以不同。
C.劉勰所說的“蚌病成珠”與司馬遷、鐘嶸的看法是一致的。
D.作者從創(chuàng)作起因與創(chuàng)作目的、功用兩個角度論述了“詩可以怨”。
E.鐘嶸說“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是對司馬遷觀點的發(fā)揮。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 語文 必修5 題型:048
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比藗兺蛔プ∷f的前一句話,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末,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quán)。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可見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列寧就曾經(jīng)多次批評普列漢諾夫,說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實際上對馬克思的著作卻做了許多曲解。我們今天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也應該抱虛心的態(tài)度,切不可以為都讀得懂,其實不懂的地方還多得很哩!要想把經(jīng)典著作讀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確地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還必須不斷努力學習。要學習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住經(jīng)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jīng)典著作的精神實質(zhì)。
在這一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jīng)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jù)王粲的《英雄記抄》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學讀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磥碇T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
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絕對不應該這樣。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宋代理學家陸象山的語錄中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边@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謂未曉處且放過,與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過是暫時的,最后仍然會了解它的意思。
經(jīng)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后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jīng)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后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1.“不求甚解”一詞,現(xiàn)在多用做什么意思?在本文中體現(xiàn)著作者怎樣的讀書理念?
________
2.這篇文章倡導的“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的讀書法,和《說“木葉”》中的咬文嚼字式的欣賞法截然不同。你能結(jié)合自身實際,談談這兩種讀書法各自的優(yōu)劣嗎?
________
3.本文在表現(xiàn)手法上,與課文《說“木葉”》有相同之處。請你說說有什么相同之處。
________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新華東師大版 一課一練 (S版)高一第一學期 題型:048
課外閱讀分析
不鼓掌的人〔日〕藤森成吉
、傥彝蝗话l(fā)現(xiàn)這家伙很不正常,惟獨他一個人不鼓掌,真不可思議。
、谘葜v者慷慨激昂,臺下掌聲陣陣。大伙兒把手都快拍爛了,還是一個勁兒地向著講壇報以雷鳴般的掌聲,不,簡直是在一齊鳴槍射擊。有人嫌鼓掌還不過癮,竟情不自禁地喊叫起來!皩Γ∫稽c不錯!”“我們都挨了打!”“警察是我們的敵人!”
、劬飒q如街道兩旁的樹木,布滿會場四周。每當群眾鼓掌、喊叫時,他們眼睛里就閃爍白光;佩劍仿佛是套在家犬脖子上的鎖鏈,發(fā)出“咔嚓”、“咔嚓”的恫嚇聲。不用說,這種舉動純屬徒勞。演講者的譴責句句在理,具有法庭和陪審員的權(quán)威。何況,警察現(xiàn)在又是被告。
、芫煲悄懜以谶@種場合動手打人,大概到會者誰也不會(A)的吧!這一點群眾清楚,被告?zhèn)冃睦镆裁靼祝驗槿绱,他們至多只能白白眼、撥弄撥弄佩劍而已?/P>
⑤“譴責警察‘五一’暴行大會”籠罩著法庭式莊嚴、激昂的氣氛。演講的工人大聲怒斥,聽眾的心里也在大聲疾呼。臺上臺下同仇敵k4i。然而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惟獨這家伙陰沉沉的,(B),顯得(C)。
、匏粍硬粍拥囟俗谖业泥徸,仿佛波濤中的一塊巖石。面孔淺黑,身體似乎有點虛弱,鼻子向旁歪斜,目光銳利,身穿土黃色粗布工作服,看上去像是個中年工人。他嘴唇緊抿,正出神地望著臺上的演講者。
、摺盎斓埃 蔽野蛋盗R道。居然巧妙地混了進來,你在拼命地看什么呢?是把反抗者的面孔一一記入腦海中的手冊?還是像蜻蜓那樣轉(zhuǎn)動眼睛環(huán)視四周呢?……于是我對他嚴加監(jiān)視起來,但這家伙依舊(D)。過了好大一會兒,他都沒拍過一下手,也沒喊過一聲。也許他壓根兒沒這種念頭。
、辔也幻饧{悶起來?峙率莻新特務吧!不!說不定是個狡猾的老狐貍也未可知。我把注意力全集中在這家伙身上了,至于臺上的演講,早已丟在一邊。我決定和他打個招呼。就在我正要把臉湊過去喊聲“喂”時,突然發(fā)現(xiàn)他的雙瞳像電光一樣在閃亮。啊呀!這條狗真怪,在哭哩,是不是有所觸動了呢?……就在這當兒,雷鳴般的掌聲又一次震撼了整個會場。他失神似地舉起q@今一直垂著的那只手,可是剛舉到胸前又垂落在膝蓋上。
、徇@時,我才看到了一樣東西?梢哉f這是一個偉大的發(fā)現(xiàn),其意義遠比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要大得多,我的熱血一下子沸騰起來。四周一片昏暗,我極力睜眼凝視,確實沒錯,擱在膝蓋上微微顫動著的東西是一雙沒手掌的手,不!是研磨棒。
、馕业难矍伴W電般地掠過一個幻覺:傳送帶宛如幾十條耀眼的白練,奔騰不息。馬達隆隆鳴響,機器令人目眩地飛速旋轉(zhuǎn)。突然,五根手指和手掌碰到磨得光亮的鉤形加工品,頓時在一片淺紅色的煙霧中飛舞……。
(11)我全明白了。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12)“你!”
(13)我失聲抽泣,眼前一片模糊,________。
注:藤森成吉(1892-1977),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本篇發(fā)表于1927年,當時受到進步作家的很高評價。
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2分)
2.把下列詞語填入(A)~(D)劃線句(4分)
3.(4分)這是一篇微型(千字)小說,篇幅雖然短小,但仍具備三要素——主人公是:________,其身份是________;環(huán)境:________;事件:________
4.第②節(jié)屬于________描寫,關于其作用說法錯誤的一項是(3分)
[ ]
A.交代人物關系,表明工人與警察之間敵對的關系。
B.渲染激憤、莊嚴的氣氛。
C.襯托工人們勇敢無畏的精神。
D.為不鼓掌的人出場作鋪墊。
5.(3分)第③節(jié)比喻句的本體是________,喻體是________,這句話的真正用意是________。
6.(5分)我的心理活動是這篇小說的________,他對不鼓掌的人心理變化過程是:關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分)第⑩節(jié)寫幻覺的目的是(1)________(2)________。作者的構(gòu)思雖出乎意料,但并不顯唐突,這是因為與上文鋪設的伏筆相互照應,如第⑥節(jié)中的肖像描寫________,第⑧節(jié)的神態(tài)描寫________等等。
8.(5分)微型小說的結(jié)尾常常構(gòu)思精巧、出奇制勝。請補上一個恰當?shù)慕Y(jié)尾:□□□□□□□□□□□□□□□□□□□□□□□□□□□□□□(不超過30字)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