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為了測定實驗室長期存放的Na2SO3固體的純度,準確稱取M g固體樣品,配成250 mL溶液。設計了以下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I:取50.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滌操作Ⅱ→稱量,得到沉淀的質(zhì)量為m1 g

          方案:取50.00 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進行滴定。

          實驗中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滴定次數(shù)

          實驗數(shù)據(jù)

          1

          2

          3

          4

          待測溶液體積/mL

          50.00

          50.00

          50.00

          50.00

          滴定管初讀數(shù)/mL

          0.00

          0.20

          0.10

          0.15

          滴定管末讀數(shù)/mL

          20.95

          21.20

          20.15

          21.20

          (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時,必須用到的實驗儀器有:燒杯、玻棒、滴管、藥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__________________操作______________

          (3)方案I中如何判別加入的氯化鋇已經(jīng)過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方案中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方案中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jù)方案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計算Na2SO3的純度為___________。(寫成分數(shù)形式)

          (7)有同學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取50.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滌操作Ⅱ→稱重,得到沉淀質(zhì)量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計算結(jié)果。

          根據(jù)方案,從理論上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方案I比方案的計算結(jié)果要低

          b.方案I比方案的計算結(jié)果要高

          c.m1=m2 ,方案I和方案的結(jié)果一樣

          d.方案不應根據(jù)方案I的方法計算

          (8)上述實驗中,由于操作錯誤所引起的實驗誤差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a.方案I中如果沒有洗滌操作,實驗結(jié)果將偏小

          b.方案I中如果沒有操作,實驗結(jié)果將偏大

          c.方案中如果沒有洗滌操作,實驗結(jié)果將偏小

          d.方案中如果沒有操作,實驗結(jié)果將偏大

          【答案】天平250mL的容量瓶過濾干燥(烘干)靜置分層后,向上清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不再產(chǎn)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加入最后一滴高錳酸鉀溶液后溶液由無色變?yōu)樽仙以诎敕昼妰?nèi)不褪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1323a/40Mbdad

          【解析】

          (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的過程為:準確稱取M g固體樣品需要天平,溶解需要在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沿玻璃棒轉(zhuǎn)移到250 mL容量瓶,加水到離2~3cm處改用膠頭滴管定容到刻度配成250 mL溶液,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時,必須用到的實驗儀器有:燒杯、玻棒、滴管、藥匙和電子天平、250 mL的容量瓶,
          (2)2.5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硫酸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沉淀的質(zhì)量為m1g,操作I為分離固體和液體用過濾,操作Ⅱ為干燥沉淀;

          (3)判別加入的氯化鋇已經(jīng)過量的方法為:靜置分層后,向上清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不再產(chǎn)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

          (4)在方案Ⅱ中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無色變?yōu)樽仙?/span>,且在半分鐘內(nèi)不褪;

          (5)酸性KMnO4具有氧化性,SO32-具有還原性,兩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

          (6)從圖表中4組數(shù)據(jù)可知,消耗的高錳酸鉀的體積分別為:20.95mL、21.00mL、20.05mL、21.05mL,第三組數(shù)據(jù)誤差較大,應舍去, 高錳酸鉀平均消耗的溶液體積V=(20.95mL+21.00mL+21.05mL)/3=21.00mL,消耗高錳酸鉀的物質(zhì)的量為a mol/L×0.021L=0.021amol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定量關(guān)系計算, 2MnO4-~5SO32-可知,50.00 mL的上述溶液中含有亞硫酸鈉的物質(zhì)的量為0.021amol×5/2=21a/400mol,Mg固體中亞硫酸鈉的物質(zhì)的量為21a/400mol×250mL/50mL=21a/80mol,所以亞硫酸鈉的純度為:21a/80mol×126g/mol÷Mg×100%=1323a/40M;
          (7)方案I如操作過程較慢,可導致部分亞硫酸被氧化為硫酸,進而生成不溶于鹽酸的硫酸鋇沉淀,導致結(jié)果偏大,方案Ⅲ生成的硫酸鋇沉淀來源于樣品中含有的硫酸鈉和亞硫酸鈉,其中亞硫酸鈉被氧化生成硫酸鈉,生成的硫酸鋇沉淀的質(zhì)量較大, 方案I計算硫酸鋇的質(zhì)量可確定硫酸鈉的質(zhì)量,進而計算亞硫酸鈉的純度,而方案Ⅲ根據(jù)硫酸鋇的質(zhì)量可確定硫酸鈉、亞硫酸鈉的物質(zhì)的量總量,結(jié)合二者質(zhì)量可確定亞硫酸鈉的質(zhì)量,兩種方案不同,計算方法不同。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d;
          (6)a.方案I中如果沒有洗滌操作,測得生成硫酸根鋇質(zhì)量增大,則亞硫酸鈉的質(zhì)量偏小,a正確;
          b.方案I中如果沒有操作Ⅱ,測得生成硫酸鋇質(zhì)量增大,則亞硫酸鈉的質(zhì)量偏小,b錯誤;
          c.方案Ⅲ中如果沒有洗滌操作,測得生成硫酸鋇質(zhì)量增大,則測定結(jié)果偏大,c錯誤;
          d.方案Ⅲ中如果沒有操作Ⅱ,測得生成硫酸鋇質(zhì)量增大,被氧化的亞硫酸鈉質(zhì)量增大,測定結(jié)果偏大,d正確.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所指向的是碳的又一張奇妙臉孔:人類已知的最薄材料——石墨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固態(tài)時,碳的各種單質(zhì)的晶體類型相同

          B. 石墨烯含有極性鍵

          C. 從石墨剝離得石墨烯需要破壞化學鍵

          D. 石墨烯具有導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碳、氮和鋁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真空碳熱還原一氯化法可實現(xiàn)由鋁礦制備金屬鋁,其相關(guān)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2Al2O3(s)+ 2AlCl3(g)+ 6C(s)=6AlCl(g)+ 6CO(g);△H= a kJmol-1

          3AlCl(g)= 2Al(l)+ AlCl3(g);△H= b kJmol-1

          反應Al2O3(s)+ 3C(s)= 2Al(l)+ 3CO(g)的△H=______ kJmol-1(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2)830K時,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可逆反應:CO(g)+H2O(g)CO2(g)+H2(g)△H<0,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起始時c(CO)=2molL﹣1,c(H2O)=3molL﹣1,達到平衡時CO的轉(zhuǎn)化率為60%,則在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

          ②在相同溫度下,若起始時c(CO)=1molL﹣1,c(H2O)=2molL﹣1,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測得H2的濃度為0.5molL﹣1,則此時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__(填“是”與“否”),此時v(正)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降低溫度,該反應的K值將__,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將__(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離子晶體的晶胞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其摩爾質(zhì)量為M g·mol-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晶體的密度為d g·cm-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晶體晶胞中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都為1

          B. 晶體中陰、陽離子的配位數(shù)都是4

          C. 該晶胞可能是NaCl的晶胞

          D. 該晶體中兩個距離最近的陽離子的核間距為M/d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姜黃素有抗氧化、保肝護肝、抑制腫瘤生長等功能。它的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所示

          已知:

          下列有關(guān)姜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姜黃素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加成、氧化反應

          B. 1個姜黃素分子一定有15個原子共平面

          C. 1mol姜黃素在鎳(Ni)、加熱條件下最多10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

          D. 姜黃素的分子式為C21H18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依次屬于單質(zhì)、酸、鹽的一組是( 。

          A.干冰、石灰石、氧化鈣

          B.氧氣、硫酸、熟石灰

          C.水、燒堿、食鹽

          D.液氯、硝酸、純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Na2O2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1 mol Na2O2與足量CO2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為1 mol

          B.將10 g H2CO的混合氣體充分燃燒,將生成物(H2O、CO2)通入足量的Na2O2固體中充分反應,固體增重為10 g

          C.將Na2O2投入FeSO4溶液中生成紅褐色沉淀

          D.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NaHCO3Na2O2混合后,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加熱排除氣體后剩余固體為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2O2逐漸加入到含有H+、Mg2+、Al3+、NH4+的混合液中并微熱,產(chǎn)生沉淀和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mol)與加入的Na2O2物質(zhì)的量(mol)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原溶液中的Mg2+、Al3+、NH4+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

          A. 2 mol、3 mol、6 mol B. 3 mol、2 mol、6mol

          C. 2 mol、3 mol、4 mol D. 3 mol、2 mol、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X的溶液中,加入Y試劑,產(chǎn)生的沉淀示意圖如圖所示情形的是(注意線段的斜率)

          A. 向含NaOH的NaAlO2溶液中滴加鹽酸

          B. 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C. 向NH4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D. 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