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14分)碳酸鎂晶須是一種新型的吸波隱形材料中的增強材料。
          (1)合成該物質的步驟如下:
          步驟1:配制0.5 mol·L-1MgSO4溶液和0.5 mol·L-1NH4HCO3溶液。
          步驟2:用量筒量取500 mL NH4HCO3溶液于1 000 mL三口燒瓶中,開啟攪拌器。溫度控制在50 ℃。
          步驟3:將250 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 min內(nèi)滴加完后,用氨水調節(jié)溶液pH到9.5。
          步驟4:放置1 h后,過濾、洗滌。
          步驟5:在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 h,得碳酸鎂晶須產(chǎn)品(MgCO3·nH2O n=1~5)。
          回答下列問題:
          步驟3中加氨水后的離子方程式                   。
          (2)測定合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稱量1.000 g碳酸鎂晶須,放入如圖所示的廣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與晶須反應,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溫下反應4~5 h,反應后期將溫度升到30 ℃,最后的燒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測得CO2的總量;重復上述操作2次。

          ①圖中氣球的作用是           。
          ②上述反應后期要升溫到30℃,主要目的是       
          ③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燒杯中的溶液時應選用       為指示劑,若盛放鹽酸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未排盡,滴定后無氣泡(其他操作均正確),則所測CO2的量會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④設3次實驗測得每1.000 g碳酸鎂晶須與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的CO2平均值為a mol,則n值為       (用含a的表達式表示)。
          (3)稱取100 g上述晶須產(chǎn)品進行熱重分析,熱重曲線如圖。則該條件下合成的晶須中,n=    (選填1、2、3、4、5)。
          (1) NH3·H2O+Mg2+HCO===MgCO3↓+NH+H2O
          (2)①暫時儲存CO2,有利于CO2被NaOH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裝置中壓強相對穩(wěn)定
          ②使溶解在水中的CO2逸出,便于吸收   ③甲基橙,偏大 ④(1-84a)/18a   (3)1

          試題分析:(1)氨水是弱堿,與碳酸氫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H3·H2O+Mg2+HCO===MgCO3↓+NH+H2O。
          (2)①裝置中氣球可以暫時儲存CO2,有利于CO2被NaOH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裝置中壓強相對穩(wěn)定。②反應后期將溫度升到30℃,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后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減少測定產(chǎn)生的誤差。
          ③用鹽酸滴定時,反應后溶液顯酸性,因此應該選擇甲基橙作指示劑。若盛放鹽酸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未排盡,滴定后無氣泡(其他操作均正確),則導致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增加,從而使所測CO2的量會偏大。
          ④實驗測得每1.000g碳酸鎂晶須產(chǎn)生的CO2平均值為a mol,依據(jù)元素守恒可知,碳酸鎂物質的量為amol,根據(jù)化學式可知,MgCO3?nH2O中碳酸鎂晶體中碳酸鎂和結晶水物質的量之比為1:n,得到1:n=a:;得到n=(1-84a)/18a。
          (3)MgCO3?nH2O中n=1~5,分析圖象400°C剩余質量為82.3g,為失去結晶水的質量,剩余質量為39.2g是碳酸鎂分解失去二氧化碳的質量,得到100g×=100-82.3,n=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現(xiàn)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現(xiàn)做以下實驗:
          (1)將部分粉末加水溶解,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
          (2)向(1)的懸濁液加入過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氣泡產(chǎn)生:
          (3)取少量的(2)的溶液滴入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______可能有______
          (2)寫出全部肯定發(fā)生的離子反應:______
          (3)如何進一步確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請你寫出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下表是一組各10.0克,不純的碳酸鹽(M2CO3)的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和樣品中碳酸鹽的質量百分數(shù)的數(shù)據(jù).
          二氧化碳氣體體積(升)0.931.121.311.491.68
          碳酸鹽的質量百分數(shù)(A%)5060708090
          (1)請根據(jù)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中坐標作出V~A%圖.
          (2)利用所作V~A%圖求出該一價金屬碳酸鹽(M2CO3)的摩爾質量.(如有小數(shù),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方案,測定放置己久的小蘇打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
          (1)方案一:稱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置于坩堝中加熱至恒重后,冷卻,稱取剩余固體質量,計算.實驗中加熱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
          (2)方案二: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并回答以下問題.
          ①實驗前先______.分液漏斗中應該裝______(“鹽酸”或“硫酸”).
          D裝置的作用是______.
          ②實驗中除稱量樣品質量外,還需稱______裝置前后質量的變化.
          ③根據(jù)此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測定結果有誤差.因為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缺陷,該缺陷是______.
          (3)方案三:稱取一定量樣品,置于小燒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向小燒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過濾洗滌,干燥沉淀,稱量固體質量,計算:
          ①過濾操作中,除了燒杯,漏斗外,還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
          ②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
          ③已知稱得樣品21.2g,干燥的沉淀質量為19.7g,則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2分)某同學做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實驗時,自己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并記錄了有關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請你幫助該同學整理并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①用砂紙擦后的鎂帶與沸水反應,再向反應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隨之消失,溶液變紅
          ②向新制的H2S飽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產(chǎn)生氣體,可在空氣中燃燒,溶液變?yōu)闇\紅色
          ③鈉與滴有酚酞試液的冷水反應
          (C)反應不十分強烈,產(chǎn)生的氣體可在空氣中燃燒
          ④鎂帶與2mol/L鹽酸反應
          (D)劇烈反應,產(chǎn)生可燃氣體
          ⑤鋁條與2mol/L鹽酸反應
          (E)生成白色膠狀沉淀,后來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F)生成淡黃色沉淀
          (1) 實驗目的: 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
          (2) 實驗用品:
          儀器: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 試管夾 ⑤ 鑷子 ⑥ 小刀 ⑦ 玻璃片⑧ 砂紙等;     
          藥品:鈉、鎂帶、鋁條、2mol/L的鹽酸、新制的氯水、飽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 實驗內(nèi)容:(填寫與實驗方案相對應的實驗現(xiàn)象)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用A-F表示) 
          (4) 實驗結論:
          金屬性: 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屬性:  ________________
          (5)寫出⑥的總反應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A
          向等濃度且較稀的NaCl、KI混合
          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先出現(xiàn)黃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向溶液x中滴加濃NaOH溶液,
          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
             試紙變藍
           原溶液中有NH4+
          C
          溴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后,加入
          AgNO3溶液
          未出現(xiàn)淡黃色沉淀
           溴乙烷沒有發(fā)生水解
          D
          將SO2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SO2具有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4分)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強弱,設計了如下實驗:

          (1)  ①檢查氣體發(fā)生裝置A的氣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②整套實驗裝置存在一處明顯不足,請指出_____________.
          (2) 用改正后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如下: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打開活塞a,向圓底燒瓶中滴入適量濃鹽酸;然后關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
          D裝置中:溶液變紅
          E裝置中:水層溶液變黃振蕩后CCl4層無明顯變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因忙于觀察和記錄,沒有及時停止反應,D、E中均發(fā)生了新的變化:
          D裝置中:紅色慢慢褪去。E裝置中:CCl4層先由無色變?yōu)槌壬,后顏色逐漸加深最后變成紅色。為探究上述實驗現(xiàn)象的本質,小組同學查得資料如下:
          Ⅰ.(SCN)2性質與鹵素單質類似.氧化性:Cl2>(SCN)2
          Ⅱ.Cl2和Br2反應生成BrCl,它呈紅色(略帶黃色),沸點為5℃,與水發(fā)生水解反應.
          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 請用平衡移動原理(結合化學用語)解釋Cl2過量時D中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請設計簡單實驗證明上述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欲探究E中顏色變化的原因,設計實驗如下:用分液漏斗分離出E的下層溶液,蒸餾、收集紅色物質,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結果觀察到僅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請結合化學用語解釋僅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將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鉀溶液中,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表中的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或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
          實驗內(nèi)容
          實驗目的或實驗結論
          A
          向盛有2 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試管中滴加5滴0.1 mol/L 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5滴0.1 mol/L KI溶液
          說明一種沉淀能轉化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B
          向1 mL 20% 的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熱5 min,冷卻后再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
          證明蔗糖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C
          水浴加熱濃硝酸、濃硫酸和苯的混合物后,直接蒸餾分液后得到的粗產(chǎn)品     
          制備純硝基苯
          D
          室溫下,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別加入等體積不同濃度的稀硫酸
          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廢水樣品中含有一定量的K、HCO3、SO32,甲、乙兩研究小組欲測定其中SO32的濃度。
          甲組方案:

          乙組方案:
          ①用燒杯盛取廢水適量,加適量活性炭除色;過濾,取濾液。
          ②精確量取20.00 mL過濾后的廢水試樣,用0.1 mol·L1紫色KMnO4(H2SO4酸化)溶液進行滴定(有關反應為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
          ③記錄數(shù)據(jù),計算。
          (1)甲組方案中的“試劑X”可選用________。
          a.0.1 mol·L1 KMnO4(H2SO4酸化)溶液
          b.0.5 mol·L1 KOH溶液
          c.新制氯水
          d.NaI溶液
          (2)甲組方案中,加入試劑X后生成SO42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3)甲組方案中,第③步的“系列操作”包含的操作名稱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
          (4)為乙組方案設計的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達到滴定終點時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