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能源是制約國家發(fā)展進程的因素之一。甲醇、二甲醚等被稱為2 1世紀的綠色能源,工業(yè)上利用天然氣為主要原料與二氧化碳、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制備合成氣(CO、H2),再制成甲醇、二甲醚。
          (1)工業(yè)上,可以分離合成氣中的氫氣,用于合成氨,常用醋酸二氨合亞銅
          [Cu(NH32Ac]溶液(Ac=CH3COO)(來吸收合成氣中的一氧化碳,其反虛原理為:
          [Cu(NH32Ac](aq)+CO+NH3[Cu(NH33]Ac?CO(aq)(△H<0)
          常壓下,將吸收一氧化碳的溶液處理重新獲得[Cu(NH32]AC溶液的措施是         ;
          (2)工業(yè)上一般采用下列兩種反應合成甲醇:
          反應a: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
          反應b:CO(g)+2H2(g)CH3OH(g) △H<0
          ①對于反應a,某溫度下,將4.0 mol CO2(g)和12.0 mol H2(g)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到達平衡時,測得甲醇蒸氣的體積分數為30%,則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
          ②對于反應b,某溫度下,將1.0mol CO(g)和2.0 mol H2(曲充入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到達平衡時,改變溫度和壓強,平衡體系中CH3OH的物質的量分數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填字母代號)

          A.p3>p2,T3>T2
          B.p2>p4,T4>T2
          C.p1>p3,T1>T3
          D.p1>p4,T2>T3
          (3)CO可以合成二甲醚,二甲醚可以作為燃料電池的原料,化學反應原理為:
          CO(g)+4H2(g)CH3OCH3(g)+H2O(g)  △H<0
          ①在恒容密閉容器里按體積比為1:4充入一氧化碳和氫氣,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當改變反應的某一個條件后,下列變化能說明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A.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B.正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C.反應物的體積百分含量減小
          D.化學平衡常數K值增大
          ②寫出二甲醚堿性燃料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式         ;
          ③己知參與電極反應的電極材料單位質量放出電能的大小稱為該電池的比能量。關于二甲醚堿性燃料電池與乙醇堿性燃料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兩種燃料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式和摩爾質量相同,比能量相同
          B.兩種燃料所含共價鍵數目相同,斷鍵時所需能量相同,比能量相同
          C.兩種燃料所含共價鍵類型不同,斷鍵時所需能量不同,比能量不同
          (4)已知l g二甲醚氣體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為31.63 kJ,請寫出表示二甲醚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

          (1)加熱(2分)
          (2)①1.33或 (2分,若書寫單位且正確得2分,單位錯誤不得分) ②C、D(2分)
          ②C、D(2分)
          (3)①B、D (2分) 
          ②CH3OCH3-12e+16OH= 2CO32+11H2O (2分)      ③C(2分)
          (4)CH3OCH3(g)+3O2(g) = 2CO2(g)+3H2O(l)  ΔH=-1454.98 kJ/mol(2分)

          解析試題分析:(1)將吸收一氧化碳的溶液處理重新獲得[Cu(NH32]AC溶液只要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即可,逆反應方向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所以在高溫低壓下使平衡逆移。
          (2)①根據反應方程式計算,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4.0 mol   12.0 mol            0              0  
          轉化:xmol      3xmol            xmol        xmol 
          平衡:4-xmol  12-xmol        xmol         xmol 
          =30%   x=3mol  
          CO2(g)+3H2(g)CH3OH(g)+H2O(g)
          平衡濃度:0.5mol/L  1.5mol/L      1.5mol/L     1.5mol/L
          t1時達到達到平衡狀態(tài),平衡常數==1.33或 
          ②根據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溫度、壓強來分析: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著吸熱方向進行,升高壓強,化學平衡向著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進行。 CH3OH的物質的量分數時隨著p1、p2、p3、p4逐漸降低,說明向著逆向移動,逆向是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所以p1、p2、p3、p4壓強逐漸升高, B錯,CH3OH的物質的量分數時隨著T1、T2、T3、T4逐漸升高,說明正向移動,正向是放熱反應,說明T1、T2、T3、T4溫度逐漸降低。A錯。所以選C、D。
          (3)①A.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說明一定逆向移動。
          B.正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說明一定正向移動
          C.反應物的體積百分含量減小,不一定正向移動
          D.化學平衡常數K值增大,因為這個反應征方向是放熱反應,說明一定正向移動
          所以選B、D  
          ②反應本質是二甲醚的燃燒,原電池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二甲醚在負極放電,堿性環(huán)境中生成碳酸鉀與氫水.正極反應還原反應,氧氣在正極放電生成氫氧根離子;正極反應為氧氣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在堿性環(huán)境中生成氫氧根離子,正極反應為3O2+12e+6H2O=12OH;負極上是燃料甲醚發(fā)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在堿性環(huán)境下,即為:CH3OCH3-12e+16OH= 2CO32+11H2O ;     
          ③由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結構可知,化學式都是C2H6O,組成元素及其原子個數完全相同,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式和摩爾質量相同,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結構不同,無論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還是共價鍵類型,斷鍵時所需能量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比能量肯定不同。所以選C(2分)
          (4)l g二甲醚氣體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為31.63 kJ,l mol(46g)二甲醚氣體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為31.63×46= 1454.98 kJ,所以二甲醚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CH3OCH3(g)+3O2(g) = 2CO2(g)+3H2O(l)  ΔH=-1454.98 kJ/mol。
          考點:考查涉及化學平衡移動、熱化學方程式、平衡常數、原電池等內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北京時間2013年12月2日凌晨1時30分,我國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發(fā)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火箭推進器中裝有還原劑肼(N2H4)和氧化劑N2O4,當它們混合時,即產生大量的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的熱。已知0.4 mol氣態(tài)肼和足量N2O4氣體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時放出219.3 kJ的熱量。
          (1)寫出肼和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2)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則16 g氣態(tài)肼與足量N2O4氣體反應生成氮氣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                        ;
          (3)肼除應用于火箭燃料外,還可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由肼和空氣構成的堿性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                                 ,正極反應式為:                                  ;
          (4)向次氯酸鈉溶液中通入一定物質的量的氨氣可生成肼,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工業(yè)上制備 BaC12 的工藝流程圖如圖所示:

          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對工業(yè)過程進行模擬實驗。查表得:

          (1)反應C(s) + CO2(g)2CO(g)的△H =         kJ/mol
          (2)過濾過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3)鹽酸溶解焙燒的固體后,產生的氣體用過量 NaOH 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鈉溶液。 Na2S 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                                            。
          (4)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當兩種沉淀共存時, =         。[已知:
          Ksp(AgBr) = 5.4×10─13 , Ksp(AgCl) = 2.0×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光氣(COCl2)在塑料、制革、制藥等工業(yè)中有許多用途,工業(yè)上采用高溫下CO與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氯氣工業(yè)上來源于氯堿工業(yè),氯堿工業(yè)的化學方程式為                          
          (2)工業(yè)上利用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與CO2進行高溫重整制備CO和H2,已知CH4、H2和CO的燃燒熱(△H)分別為-890.3 kJ/mol、-285.8kJ/mol和-283.0 kJ/mol,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                                     _____;
          (3)COCl2的分解反應為COCl2(g)  Cl2(g) + CO(g) △H =" +108" kJ/mol。反應體系達到平衡后,各物質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狀況如下圖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濃度變化曲線來示出):

          ①計算反應在第8 min時的平衡常數K = __________(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數字)
          ②比較第2 min反應溫度T(2)與第8 min反應溫度(T8)的高低:T(2)____T(8)(填“<”、 “>”或“=”);
          ③若12 min時反應于溫度T(8)下重新達到平衡,則此時c(COCl2) = ______mol/L;
          ④比較產物CO在2~3 min、5~6 min和12~13 min時平均反應速率[平均反應速率分別以V(2—3)、 V(5—6)、 V(l2-13)表示]的大小____________;
          ⑤反應物COCl2在5-6 min和15-16 min時平均反應速率的大小為:V(5-6) > V(15-16),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按要求寫出下列方程
          (1)碳酸鈉溶液呈堿性的原因,用離子方程表示                    。
          (2)用鋅保護海底鋼鐵設施,其中負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
          (3)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熱量,則表示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
          (4)氫氧化鎂溶解在濃的氯化銨溶液,用離子方程表示                    。
          (5) Al(OH)3的電離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氨是最重要的化工產品之一。
          (1)合成氨用的氫氣可以甲烷為原料制得:CH4(g)+H2O(g)CO(g)+3H2(g)。有關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CH4(g)與H2O(g)反應生成CO(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CO對合成氨的催化劑有毒害作用,常用乙酸二氨合銅(Ⅰ)溶液來吸收原料氣中CO,其反應原理為:[Cu(NH3)2CH3COO](l)+CO(g)+NH3(g)[Cu(NH3)3]CH3COO·CO(l) △H<0。吸收CO后的乙酸銅氨液經過適當處理后又可再生,恢復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環(huán)使用,再生的適宜條件是 __________(填寫選項編號)。
          A.高溫、高壓    B.高溫、低壓    C.低溫、低壓    D.低溫、高壓
          (3)用氨氣制取尿素[CO(NH2)2]的反應為:2NH3(g)+CO2(g)CO(NH2)2(l)+H2O(g) △H<0。某溫度下,向容積為100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4mol NH3和2molCO2,該反應進行到40 s時達到平衡,此時CO2的轉化率為50%。該溫度下此反應平衡常數K的值為________。下圖中的曲線表示該反應在前25 s內的反應進程中的NH3濃度變化。若反應延續(xù)至70s,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情況下,請在圖中用實線畫出使用催化劑時該反應的進程曲線。

          (4)將尿素施入土壤后,大部分是通過轉化為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轉化為碳酸銨。已知弱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平衡常數(25℃)如下表:

          弱電解質
          H2CO3
          NH3·H2O
          電離平衡常數
          Ka1=4.30×10-7   Ka2=5.61×10-11
          1.77×10-5
           
          現有常溫下0.1 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你認為該溶液呈        性(填“酸”、“中”、“堿”),原因是         。
          ②就該溶液中粒子之間有下列關系式,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
          A.c(NH4+)>c(CO32-)>c(HCO3-)>c(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CO32-)+ c(HCO3-)+c(H2CO3)=0.1 mol·L-1
          D.c(NH4+)+ c(NH3·H2O)=2c(CO32-)+ 2c(H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海底蘊藏著大量的“可燃冰”。用甲烷制水煤氣(CO、H2),再合成甲醇來代替日益供應緊張的燃油。
          已知:① CH4(g)+H2O (g)=CO (g)+3H2 (g)    △H1=+206.2kJ·mol-1
          ② CH4(g)+O2(g)=CO(g)+2H2(g)    △H2=-35.4 kJ·mol-1
          ③ CH­­4 (g)+2H2O (g)=CO­2 (g)+4H2 (g)  △H3=+165.0 kJ·mol-1
          (1)CH4(g)與CO2 (g)反應生成CO(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從原料、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反應②作為合成甲醇更適宜方法的原因是    
          (3)水煤氣中的H2可用于生產NH3,在進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溶液來吸收其中的CO,防止合成塔中的催化劑中毒,其反應是: [Cu(NH3)2]Ac + CO + NH3  [Cu(NH3)3]Ac·CO   △H<0
          [Cu(NH3)2]Ac溶液吸收CO的適宜生產條件應是    。
          (4)將CH4設計成燃料電池,其利用率更高,裝置示意如下圖(A、B為多孔性石墨棒)。持續(xù)通入甲烷,在標準狀況下,消耗甲烷體積VL。0<V≤44.8 L時,電池總反應方程式為    。

          ② 44.8 L<V≤89.6 L時,負極電極反應為    。
          ③ V="67.2" L時,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CO2和CO是工業(yè)排放的對環(huán)境產生影響的廢氣。
          (1)以CO2與NH3為原料合成化肥尿素的主要反應如下:
          ①2NH3(g)+CO2(g)=NH2CO2NH4(s);ΔH=-159.47 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ΔH=a kJ·mol-1
          ③2NH3(g)+CO2(g)=CO(NH2)2(s)+H2O(g);ΔH=-86.98 kJ·mol-1
          則a為            
          (2)科學家們提出用工業(yè)廢氣中的CO2制取甲醇:CO2+3H2CH3OH+H2O。制得的CH3OH可用作燃料電池的燃料。

          ①在KOH介質中,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介質的KOH可以用電解K2SO4溶液的方法制得。則KOH在_______出口得到,陽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CO與H2反應可合成CH3OCH3
          已知:3H2(g) + 3CO(g)  CH3OCH3(g) + CO2(g),ΔH=-247kJ/mol
          在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該反應達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低溫高壓;B.加入催化劑;C.體積不變充入氦氣;D.增加CO的濃度;E.分離出二甲醚
          (4)CH3OCH3也可由CH3OH合成。已知反應2CH3OH(g)  CH3OCH3(g) + H2O(g),在某溫度下,在1L密閉容器中加入CH3OH ,反應到10分鐘時達到平衡,此時測得各組分的濃度如下:
          物質
          CH3OH
          CH3OCH3
          H2O
          濃度/(mol·L-1
          0.01
          0.2
          0.2
           
          ①0-10 min內反應速率v(CH3OH) =               。
          ②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為              。
          ③若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再加入0.01mol CH3OH和0.2mol CH3OCH3,此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
          v        v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液體燃料,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利用CO2與H2反應制得:

          請回答: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
          (2)當溫度T1>T2時,化學平衡常數K1           K2(填“>”、“<”或“=”)。
          (3)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下列描述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字母序號)。
          a.生成1molCH3CH2OH的同時生成3 mol H2O   
          b.容器中各組分濃度不隨時間而變化
          c.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   
          d.容器中氣體的分子總數不隨時間而變化
          (4)在工業(yè)生產中,可使H2的轉化率和化學反應速率同時提高的措施有                                     (寫出一條合理措施即可)。
          (5)工業(yè)上,常以乙醇為原料生產乙醛。根據下圖所示信息,該反應是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

          (6)乙醇可以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某乙醇燃料電池以乙醇為燃料,使用酸性電解質,該電池負極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