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下列實驗操作會導致實驗結(jié)果偏低的是
          ①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稱取10 g硫酸銅晶體溶于90 g水中 ②測定碳酸鈉晶體中結(jié)晶水的百分含量時,所用的晶體已經(jīng)受潮.③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時,藥品與砝碼放反了,游碼讀數(shù)為0.2 g,所得溶液的濃度.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用98%,密度為1.84 g/cm3的濃H2SO4配制200mL 2 mol·L-1的稀H2SO4時,先平視后仰視
          A.只有①B.只有②?C.②③④D.①③④
          D
          10 g硫酸銅晶體中硫酸銅的質(zhì)量小于10g,濃度偏低。②中所用的晶體已經(jīng)受潮,說明水的含量高,測定結(jié)果偏高。③中藥品與砝碼放反了,游碼讀數(shù)為0.2 g,則藥品的質(zhì)量大于砝碼的質(zhì)量減去0.2g,因此質(zhì)量偏低,濃度偏低。滴定管仰視讀數(shù)則實際量取的體積偏小,測定結(jié)果偏低,答案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基本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用pH試紙測定某一溶液的pH時,將pH試紙放入溶液中觀察其顏色變化,跟標準比色卡比較
          B.過濾時,漏斗里液體的液面要高于濾紙的邊緣
          C.膠頭滴管的管口直接伸入試管里滴加液體,以免外濺
          D.實驗室取用液體藥品做實驗時,如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1~2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1分)現(xiàn)有某金屬硝酸鹽化學式為M(NO32,為了探究其熱分解產(chǎn)物,某化學小組開展探究性學習:
          [查閱資料]金屬活潑性不同,其硝酸鹽分解產(chǎn)物不同。如,2KNO32KNO2+O2↑,
          2Cu(NO322CuO+2NO2↑+O2↑,4AgNO34Ag+4NO2↑+O2
          [提出猜想]猜想1  M(NO32M(NO22­+O2
          猜想2  2 M(NO3)22MO+4NO2­↑+O2
          猜想3                           。
          [設計實驗]為了探究上述猜想,設計如下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①連接儀器;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取一定量樣品裝于大試管,并重新連接好儀器;④加熱;⑤……
          (1)寫出猜想3的化學方程式:                           
          (2)測定氣體體積應選擇           (填A或B);不選另一個裝置的理由是                 
          (3)實驗收集到一定量氣體,為了檢驗收集氣體的成分,其操作方法是                         ;
          (4)在實驗后的水里加入適量碳酸氫鈉粉末,溶液中產(chǎn)生大量氣體,說明       正確(填:猜想1.猜想2或猜想3);
          (5)該小組測得兩組數(shù)據(jù):①實驗前樣品質(zhì)量為Wg,收集到氣體體積為V L;
          ②實驗前樣品質(zhì)量為Wg,完全分解后測得固體產(chǎn)物質(zhì)量為m g;
          請你選擇其中一組數(shù)據(jù),計算M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化學是一門以( )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A.科學方法B.講授C.實驗D.模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2012·合肥市第二次質(zhì)檢](13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對加碘食鹽中碘酸鉀進行研究,查閱資料得知:碘酸鉀是一種白色粉末,常溫下很穩(wěn)定,加熱至5600C開始分解。在酸性條件下碘酸鉀是一種較強的氧化劑,與氫碘酸、過氧化氫等物質(zhì)作用,被還原為單質(zhì)碘。
          (1)學生甲設計實驗測出加碘食鹽中碘元素的含量,步驟如下:
          a.稱取wg加碘鹽,加適量蒸餾水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過量KI溶液;
          c.以淀粉為指示劑,用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00×103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時的反應方程式:(I2+2S2O32=2 I+2S4O62)。
          滴定時Na2S2O3溶液應放在_________ (填“酸式滴定管”或“堿式滴定管”),滴定至終點時消耗Na2S2O3溶液20. 00mL,其終點顏色變化為_________;加碘食鹽樣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___mg/kg(以含w的代數(shù)式表示)。
          (2)學生乙對純凈的NaCl(不含KIO3)進行了下列實驗:
          順序
          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①  
          取少量純凈的NaCl,加蒸餾水溶解
          溶液無變化
          ②  
          滴入淀粉KI溶液,振蕩
          溶液無變化
          ③  
          然后再滴加H2SO4,振蕩
          溶液變藍色
          請推測實驗③中產(chǎn)生藍色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學生乙的實驗結(jié)果,請對學生甲的實驗結(jié)果作出簡要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業(yè)上通常用電解KI溶液的方法來制備碘酸鉀,電解過程中請你幫助學生丙設計實驗來判斷電解是否完全。儀器不限,可選的試劑:淀粉溶液、H2O2溶液、稀硫酸。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以下實驗中能夠獲得成功的是
          A.以鹽酸、石灰石、苯酚鈉溶液為試劑,驗證酸性強弱:鹽酸>碳酸>苯酚
          B.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溴:加入KI溶液,充分反應后,棄去水溶液
          C.實驗室只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加熱就可以制取乙酸乙酯
          D.檢驗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在溴乙烷中滴入氫氧化鉀溶液,加熱后用硫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中用錯試劑的是
          A.用稀鹽酸清洗做焰色反應的鎳鉻絲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稀硝酸洗去試管壁上的銀鏡D.用堿石灰吸收氨氣中的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有(     )
          ①蒸干AlCl3溶液可得純凈的無水氯化鋁
          ②試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熱3~4分鐘,然后加入銀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銀鏡”出現(xiàn)
          ③無法用分液漏斗將甘油和水的混合液分離
          ④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錳酸鉀酸性溶液
          ⑤為了測定某溶液的pH,將未經(jīng)濕潤的pH試紙浸入到待測液中,片刻后取出,與標準比色卡進行對比
          ⑥苯與溴水在鐵粉催化作用下制備溴苯
          ⑦配制銀氨溶液時,將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銀溶液中,至產(chǎn)生的沉淀剛好溶解為止
          ⑧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溶液中立即出現(xiàn)白色沉淀
          A.4句B.5句C.6句D.7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