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0  1  3  7  13  15  21  27  31  33  37  43  45  51  55  57  61  63  67  69  71  72  73  75  76  77  79  81  85  87  91  93  97  103  105  111  115  117  121  127  133  135  141  145  147  153  157  163  171  3002 

          7、2005年南京市中考語文試題

          基礎(chǔ)知識 (24)

          1.用課文原句填空。(①~⑧題必答,第⑨題四處任答兩處)(10分)

          ①窈窕淑女,              。(《詩經(jīng)》)②三人行,                。(《論語》十則)

                            ,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④大漠孤煙直,                  。(王維《使至塞上》)

          ⑤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⑥苔痕上階綠,                  。(劉禹錫《陋室銘》)

                            ,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⑧但愿人長久,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⑨天下之樓.以詩文而名!兜躯X雀樓》中膾炙人口的一句“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遠的進取之心;《黃鶴樓》中傳誦不衰的一句“                  ,                  ”則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國懷鄉(xiāng)的羈旅之思;李白登臨謝?樓,“                  ,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陽樓記》,“                  ,                  ”,心系蒼生的仁德誰不欽仰?

              在“漫游語文世界”的綜合性學(xué)習(xí)活動中。同學(xué)們搜集到以下資料.你能解決其中的疑難嗎?請按照提示完成2―6題。

          2.表弟在家讀報:“一名日本老兵在華懺(qian)悔時,披露了日軍侵華期間一些鮮(xian)為人知的暴行……”小金聽后,對表弟說:“你讀錯了,這里‘懺’應(yīng)該讀      ,‘鮮’應(yīng)該

                !(請?zhí)钌险_的拼音)(2分)

          3.阿寧發(fā)現(xiàn)下面兩家店鋪櫥窗上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公用電話  長途直播      新款手機  震憾上市   

          (某公用電話亭)       應(yīng)改為       (萊手機專賣店)       應(yīng)改為     

          4.某劇院前貼出一張海報,上寫“豹子頭刊金印后,野豬林伏灑家前”。據(jù)此,可猜測這場戲與《水滸》中            兩位英雄有關(guān)。(請?zhí)顚懭嗣?(2分)

          5.大街上掛出了兩條橫幅廣告:

              “匯聲匯色”炒外匯    慧聲慧色――陳慧琳南京演唱會

              廣告中“匯聲匯色”與“慧聲慧色”兩個詞都是仿自            (填一成語),對這類語言現(xiàn)象,褒貶不一,你持何種態(tài)度?請說出你的看法與理由。(4分)

          看法:                              理由:                                   

          5.(4分)繪聲繪色(1分)

              看法:(1分)能針對此類語言現(xiàn)象,寫出明確的看法即可。

              理由:(2分)本題不設(shè)標(biāo)準(zhǔn)答案,能與看法一致,言之成理即可。贊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諧音,言簡意豐,引人人勝等。反對的理由,可以是濫用成語,語言不規(guī)范,容易誤導(dǎo)等。如聯(lián)系實例辯證分析也可。

           

          6.在社區(qū)閱覽室里,大家被一組饒有趣味的漫畫吸引住了:

            ⑴請你依次簡要說明這三幅畫的內(nèi)容。(3分)

              答:                                                                 

            (2)這組漫畫的寓意是什么?(1分)

          答:                                                                 

           

          二  (46分)

              (一)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7一10題。(11分)    ’

          【甲】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

          【乙】

              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①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日:“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痹郛愔C魅占撼佳鐣,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日:“日近!痹凼眨骸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日:“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世說新語》)

          注①東渡:公元316年,西晉在異族入侵中滅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晉舊臣擁司馬睿為帝,史稱東晉。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

            (1)及其日中如探(         )     (2)元帝之(           )

          8.下列與例句中“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A.朋帝問何致泣     B.告此意,更重問之

            C.皆美于徐公       D.策之不其道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孰為汝多知乎?    譯文:                                    

          (2)何故異昨日之言邪?    譯文:                                   

          10.【甲]段中兩小兒爭辯的問題是                 

              [乙】段中晉明帝兩次回答的同一問題是                  ,問題不同,但兩則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現(xiàn)了兒童的                        。(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題。(11分)

          給女兒的一封信

          劉墉

              今天我看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的時候,你過來瞄了幾眼,說:“奇怪,這個達文波特為什么沒表情?她贏球沒露出特別高興的樣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碑(dāng)時我笑笑,對你說:“就因為她沒有得失心,所以能成為世界頂尖高手哇!”

              其實,很多頂尖高手在賽場上都這樣。我記得2000年全美高爾夫職業(yè)賽時,“老虎”伍茲到最后一天早上,還落后七桿,下午居然反以兩桿贏得冠軍。他對記者說:“我完全沒有感受到什么戲劇性,因為當(dāng)時只專心比賽,我關(guān)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桿。”

              比賽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誰能承受較大的壓力,發(fā)揮出原有的水準(zhǔn),誰就能獲勝。因為比賽時狀態(tài)容易失常,選手能保持原來的水平就已經(jīng)不錯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賽,選手練習(xí)的時候.是不是個個神勇?連名不見經(jīng)傳的都能連著三轉(zhuǎn)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賽,面對滿場觀眾和電視轉(zhuǎn)播,卻又一個接一個摔跤。

              除了在賽場上要有一顆平常心,賽前保持體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張弓總被拉滿,即使不用時,也用東西撐開,它能有力量嗎?當(dāng)然沒有!它平常必須放松,到張弓射箭的時候,才能表現(xiàn)最佳的彈性。

            所以好的選手.無論他是運動員,還是作文、演講比賽的參與者,在他比賽之前,甚至前一陣,都會特意讓身體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賽時,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動靜之間,判若兩人。

              我以前有個學(xué)畫的女學(xué)生就如此,她上課時羞羞怯怯。好像連有問題都不敢開口,但她居然是華人圈有名的演藝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臺上又唱又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后來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臺上能魅力四射,都因為私下盡量收束自己,保留發(fā)光

          發(fā)熱的能量。他們的“一飛沖天”,來自“三年不飛”:他們的“一鳴驚人”,來自“三年不鳴”。

              你記不記得去年年初我們在北京時.有人在席間談到太空人楊利偉?說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門外聽,里面?zhèn)鞒龊艉舸笏穆曇。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氣層,那最危險的時候,楊利偉的心跳居然也不過七十幾下。養(yǎng)精蓄銳,臨危不亂.他才能成功啊。

              孩子,你未來會面對許多大的考驗、大的比賽,希望你能記住我說的這番道理。

          11、信中作者希望女兒記住的“這番道理”是什么?(2分)答:                       

          12.下列名言中,與文中“女學(xué)生”一例所要表達的意思相一致的一項是(  )(2分)

              A.才能是長期努力的報酬。一一福樓拜

              B.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孫子

              C.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愛默生

              D.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

          13.第二段中的“戲劇性”在文中指什么?第四段中“一張弓總被拉滿”比喻什么?(請在空格內(nèi)作答)(4分)

              答:“戲劇性?指                                                           。

              “一張弓總被拉滿”比喻                                                   。

          14.向年輕人講道理的文章不少,本文卻耐讀易接受,原因是什么?請談?wù)勀愕目捶ā?3分)

            答: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11分)

          水葫蘆之災(zāi)

          李洋

          水葫蘆學(xué)名鳳眼藍,別稱水浮蓮、假水仙等。原產(chǎn)于南美委內(nèi)瑞拉.后傳播到世界上60多個國家。水葫蘆外表并不丑:它渾身碧透,綠得醉人.簇簇紫花綻放若熱帶蘭,花瓣上偶爾可見黃、藍斑點,作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遜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氣溫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瘋狂繁殖開來。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莖,莖端再長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內(nèi)可分出25萬棵新株。但養(yǎng)分低。豬吃

          了餓不死也不長膘。

              自上世紀(jì)60年代,水葫蘆在國外已經(jīng)聲名狼藉,到處遭到斬殺。孟加拉人將引自德國的水葫蘆稱“德國惡草”。南非的引自美國佛羅里達,人稱“佛羅里達惡魔”。斯里蘭卡的引自日本,被罵作“日本煩惱”。印度則稱它為“紫色惡魔”。

              水葫蘆在各地搶占水面,影響航運.窒息魚類,危害健康。泰國湄南河一發(fā)洪汛,一座座盤根錯節(jié)的水葫蘆“島嶼”浮游而下,猛沖橋洞,直接威脅首都曼谷的安全。維多利亞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紀(jì)80年代水葫蘆泛濫成災(zāi),覆滿灣口。一些船只夜泊開闊水面.夜間起風(fēng),一早起來就開不動了,四周被幾萬平方米的水葫蘆團團包圍.許多航線癱瘓。未經(jīng)處理的各種廢水排入湖中.湖水富營養(yǎng)化,水葫蘆瘋長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魚類死亡,湖水發(fā)臭。當(dāng)?shù)厮a(chǎn)銳減,漁民失業(yè)。人們生活用水也發(fā)生困難,用湖水洗澡還會導(dǎo)致皮膚瘙癢。

              深受水葫蘆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戰(zhàn)。南亞各國采用人工撈取、火焰噴射;藥劑噴殺、炸藥爆破等手段加以銷毀,可是過了三個月它依舊欣欣向榮。雛多利亞湖畔人們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區(qū)放養(yǎng)吃水葫蘆的象鼻蟲.但以繁衍100億只象鼻蟲計算,起碼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蘆。象鼻蟲吃水葫蘆還可能釀成更嚴(yán)重的蟲災(zāi)。

              上世紀(jì)60年代.我國曾將水葫蘆當(dāng)作度荒青飼料引入,后泛濫成災(zāi),以閩臺粵為甚。福建的水葫蘆覆蓋面積達300平方千米,盤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庫溝水域。目前,福建已打響了專項整治水葫蘆的戰(zhàn)役。

              漂洋過海遠道而來的水葫蘆,竟然釀成了當(dāng)今最大的綠色污染,這可是人們始料未及的啊!

          試題詳情

          6、鹽城市2005年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卷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總分:150分試題總分:145分卷面分:5分考試形式:閉卷)

          文華中學(xué)  鐘  文提供

                                          第一部分(共10分)

          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wù)必將姓名、準(zhǔn)考證號、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選出答案后,用鉛筆將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答在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將答題卡和試卷一井交回。

          試題詳情

          5、2005年南通市中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

          語  文(海門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1至2頁,第Ⅱ卷2至8頁。共130分?荚嚂r間150分鐘?荚嚱Y(jié)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共12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科目名稱用2B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試題詳情

          4、江蘇省宿遷市2005年初中畢業(yè)暨升學(xué)統(tǒng)一考試

          語文試題

          注意:本試卷共10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在試卷上答題。

          一(30分)

          (一)語言積累(14分)

          1.根據(jù)拼音用正楷字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4分)

                 cuì                      gāi

          ① 薈              ② 言 簡 意 

            xián                     lì

          ③        熟       ④ 嘔 心        血

           

          2.默寫古詩文。(10分)

          ①山重水復(fù)疑無路,□□□□□□□。(陸游《游山西村》)

          ②□□□□□□□,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③山隨平野盡,□□□□□。 (李白《渡荊門送別》)

          ④亂花漸欲謎人眼,□□□□□□□。(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⑤□□□□□,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⑥晴空一鶴排云上,□□□□□□□。(劉禹錫《秋詞》)

          ⑦□□□□□□□□□;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岳陽樓記》)

          ⑧□□□□□,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學(xué)記》)

          ⑨“□□□□□,□□□□□”?2D04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田世國,用身體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了病危的母親。(用孟郊《游子吟》中的詩句填空)

          (二)語言運用(16分)

          3.下面一段話有兩處語病,請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在我校新落成的寬敞明亮的圖書館里,同學(xué)們排著長隊等候辦理圖書。圖書管理

          ①                              ②

          員說:“請同學(xué)們不要著急,不要擁擠,我校我校,除原有的圖書外,最近,又購買

          ③                                                 ④

          了許多小說、散文和文學(xué)作品,可以滿足同學(xué)們的閱讀需求。”

           

               處有誤,應(yīng)改為                                       

           

               處有誤,應(yīng)改為                                     

           

          4.仿照畫線的句子,寫兩句話,要求內(nèi)容相關(guān),句式整齊。(4分)

          初中三年,光陰荏苒。憶同學(xué)少年,良多趣味。我們曾談曹操青梅煮酒,縱論天下英雄;我們曾誦李白舉頭望明月,細訴思鄉(xiāng)情懷;             ,             ;

                                       ……如今,這些都如片片楓葉,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詩集。

          5.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4分)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王維的山水詩多以畫入詩,這首詩描寫了    、        、    等景物,通過襯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澗的                。

           

          (2)“人閑桂花落”中的“閑”字很有表現(xiàn)力,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好在哪里?

           

           

           6.仔細觀察右面這幅漫畫,按要求答題。(4分)

           

          (1)請簡要說明漫畫的內(nèi)容。(不超過30字)

           

           

          (2)針對漫畫反映的問題.請說說你的看法。

           

          二(60分)

          (一)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7-10題。(15分)

          [甲]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jié)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曾子妻之市,其子隨妻而泣。其母曰:“母還,顧反為汝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曾子殺彘》)

          [注]①辯,有的版本作“辨”。②曾子:曾參,孔子的學(xué)生。③彘:zhì,豬。

           

          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4分)

          ①呼爾而之,行道之人弗受       與:               

          ②所識窮乏者我歟               得:               

          ③曾子妻之市                   之:               

          ④妻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止:               

           

          8.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譯文:                                                

           

          9.古往今來,舍生取義的志士仁人很多,請舉出兩個人物,并簡要概括其事例。(4分)

           

           

          10.從“曾子殺彘”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樣的教子思想?(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12分)

          ①去年的一場大海嘯,讓人們談“海嘯”色變。對海嘯,好多人都想知道個究竟。

          ②海嘯是由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具有極強破壞力的巨大海浪。這種海水運動引發(fā)的驚濤駭浪,波高可達數(shù)十米,其轉(zhuǎn)移速度可快至每小時800公里。這么高的“前赴后繼”的層層“水墻”,內(nèi)含極大的能量,沖上陸地后所向披靡,對生命和財產(chǎn)可造成嚴(yán)重危害。去年印度洋大海嘯在泰國沿岸把一艘50噸重的船從海邊推到岸上1.2公里遠的地方;1960年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洶涌波濤,移動了上萬公里,到達日本后還造成了一定危害。從有關(guān)數(shù)據(jù)來看,海嘯高達2米,木制的房屋會瞬間遭到破壞;,海嘯高達20米以上,鋼筋水泥建筑也難以招架。

          ③凡是能引起海水置換或轉(zhuǎn)移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海嘯,如:地震活動、海底山崩、火山爆發(fā)以及宇宙的影響等。

          ④海嘯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公里以內(nèi)、里氏6。5級以上的海底地震產(chǎn)生的振蕩波引起的。在震動之后,振蕩波在海面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地方,這就像丟顆石子到水中,漣漪由內(nèi)向外擴散一樣,所以海嘯不是單一的巨大波浪,而是一批具有很長波長的海浪。

          ⑤海嘯的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不管海洋有多深,波都可以傳播過去。而且海水越深,因海底變動而涌動的水量越多,從而形成海嘯之后在海面移動的速度也就越快。如果發(fā)生地震的地方水深為5000米,海嘯則和噴氣式飛機速度差不多,每小時可達800公里,當(dāng)海浪靠近岸邊時,如移動到水深10米的地方時,其時速放慢,變?yōu)?st1:chmetcnv UnitName="公里" SourceValue="4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 w:st="on">40公里。但由于前浪減速,后浪推過來發(fā)生重疊,因此海嘯到岸邊時波浪就會長高,能以極大的能量沖上岸。

          (原作者阿迪,有刪改)

          11.文章第⑤段劃線句運用了                、             的說明方法,是為了說明                                                  。(3分)

           

          12.第④段中,加點詞語“通!彼鸬淖饔檬鞘裁?(2分)

           

           

          13.根據(jù)文意,請說說地震引發(fā)的海嘯形成過程。(3分)

           

           

          14.請細讀選文,概括出“海嘯”的特征。(4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題。(15分)

          讀詩與識法

          林岫

          ①年輕人差不多都愛讀詩。拈幾首有興趣的,譬如喝水,三下五除二,咕嘟幾下,解渴了事,這是一種讀法。另有一些人,古代有歐陽修、蘇東坡,近代有康有為、梁啟超,當(dāng)代有錢鐘書、程千帆等,他們年輕時讀詩,“燈下讀詩兼品味,識來妙法與甘辛”,譬如飲茶,慢斟細啜,品出滋味,直欲舌奪精髓,這也是一種讀法。與前者相比,后者不但能知其妙,還能知其所以妙,所以,有些評論家將這兩種讀法分別稱作欣賞鑒賞。

          ②識法,就是知其方法。以詩為例,例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欣賞者的文章可以寫出上千個字,說意境如何優(yōu)美,詩情如何動人,可能對讀詩者會有一些啟發(fā),但要使讀者真正讀進這兩句詩,還須教人以詩法。如果一法不談,讀詩者讀前是此等人,讀后還是此等人,就算白讀了。這里“兩個黃鸝”是兩個點,“一行白鷺”是一條線。春日景色無奇不有、無物不美,杜甫不可能都寫,他選擇了兩個點、一條線。這就是詩歌刨作中常見的用點線經(jīng)營詩境空間的方法,叫“點線經(jīng)營法”。用此法如果能讀出唐代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中,“白日”如點由上落下,“黃河”如線自西往東,那簡直就大徹大悟了。

          ③十四年前,我曾與幾位女中學(xué)生討論過唐代張祜的《宮詞》。詩曰“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碑(dāng)時,她們正在為這首詩是寫宮女的哀怨,還是作者對宮女的同情爭執(zhí)不休,我發(fā)表了我的意見。我認為,這么成功地寫出宮女哀怨正是成功地表現(xiàn)作者對宮女的深切同情。這首|小詩,可以讓我們學(xué)習(xí)的東西很多。倒如“故國三千里”是寫空間之遠大,“深宮二十年”是寫時間之久長。這是“時空經(jīng)營法”。一個宮女的濃重哀怨,不用多言,僅以一個空間一個時間便表達出來了。如果用其他方法來敘述描摹,何能簡約精妙如此?

          ④讀詩識法,雖非易事,但只要有好書或老師點撥,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首先,必須廣泛閱讀和深刻理解詩歌名篇,有意識地多讀多思考。其次,須識活法。若學(xué)一法便拘泥一法,學(xué)一句咬定一句,不能融會貫通,終究難免東施效顰、泥里行舟之病。宋代朱熹:“讀書之法,既先識得它外面一個皮殼,又須識得它里面骨髓方好!边@清楚地說明了讀詩與識法的關(guān)系。

          15.細讀第①②段,概括加點詞“欣賞”與“鑒賞”的含義。(4分)

           

          欣賞                                                             

           

          鑒賞                                                              

           

          16.“東施效顰”講的是美女西施因病而皺著眉頭,鄰居丑女東施見了覺得很美,就學(xué)西施也皺著眉頭,結(jié)果顯得更丑,F(xiàn)在常用來比喻胡亂模仿,效果很壞。第④段中的“東施效顰”在本文的具體含義是什么?(3分)

           

          答:具體的含義為                                                   

           

          1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運用了社個創(chuàng)作中常見的“點線經(jīng)營法”,下列詩句中運用此法的一項是(    )(2分)

          A.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D.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8.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作答)(2分)

                                                                           

           

          19.作者認為:“如果一法不談,讀詩者讀前是此等人,讀后還是此等人,就算白讀了!蹦闶欠褓澩擞^點?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四)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題。(18分)

          那條河流

          佚名

          ①我懷念那條河。

          ②遠遠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獨的琴弦繃在原野上,任風(fēng)雨和歲月彈撥。

          ③我是生長在它旁邊的一雙耳朵。當(dāng)時我不覺得幸運,以為這是音樂、這波濤的訴說、這不盡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當(dāng)然的。以為這柳陰是理所當(dāng)然的,洋槐潔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當(dāng)然的,竹林里布谷鳥黃鸝鳥的啼鳴兩岸是理所當(dāng)然的,兩岸濕潤的炊煙和歌謠是理所當(dāng)然的當(dāng)時幼稚的心里,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念頭:這河流以及與它有關(guān)的一切,理所當(dāng)然屬于我們

          ④我在河里學(xué)會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勢、青蛙的姿勢展示給水中的魚;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藍和水藍之間,我是漂浮的夢。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沒有多余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是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在橫渡河灣的時候,我遭遇過一條水蛇,小小的頭昂著,更小的眼睛圓睜著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測的水里橫渡它的命運。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個音孔),我在靜夜里向身后村莊和遠方的歲月吹奏。

          ⑥當(dāng)時,我不覺得這一切都是奇跡,真不覺得我內(nèi)心的水域,有一多半來自這河流  的灌溉。我那浮淺、單純、蒙昧的心里,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dāng)然。我沒有想過,這河流會有斷流的時候。我沒有想過,它似乎源遠流長的水,是來自哪里?它的溫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樣一點一滴匯成?

          ⑦帶著它的濤聲和波光,我濕琳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帶到哪里,我是它站起來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記憶里流淌著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覺得它理所當(dāng)然存在于那里,理所當(dāng)然屬于我,屬于我們,而且永遠。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臥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蘆葦蕩都已消失,荒灘上,有人在埋頭挖坑淘金;三五個小孩,在放一只風(fēng)箏,幾雙眼睛一齊向上,望著空蕩蕩的天空和那只搖搖晃晃的風(fēng)箏。

          ⑩我已找不到當(dāng)年游泳地方,那讓我感到河水深度、照過我少年倒影、用藍色的旋渦激起我最初詩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蓋。

          ⑾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頭,去大哭一場,讓淚水復(fù)活這條夢中的河流。

          ⑿這時候,才痛徹心肺地明白:天地間沒有理所當(dāng)然永遠屬于我們的事物。

          ⒀理所當(dāng)然,理所當(dāng)然地去珍惜――這才是唯一屬于我們的理所當(dāng)然。

          ⒁我們不過也是游蕩于河流中的另一種魚。我們不愿成為干魚,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許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愛,枯竭了;我們內(nèi)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滿了污水,堆滿了垃圾。

          ⒂我,該怎樣打開內(nèi)心的純潔水源,。復(fù)活那死去的河流?

           

          20.文中“我”的感情隨河流的變化而變化,經(jīng)歷了認 為 理 所  當(dāng)   然

          →□□  →明 白  →□□→□□的過程。(3分)

           

          21.第③段畫線的部分,主要運用了排比手法,有何作用?(4分)

                                                                          

           

          22.第(14)段中,畫線的句子“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的深刻含義是什么?(4分)

                                                                         

           

          23.聯(lián)系全文,說說“那條河流”的含義和作用。(4分)

                                                                            

           

          24.下面是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作者從記憶中的那條河流寫起,通過今昔對比,表現(xiàn)了人類要懂得珍惜的主旨。

              B.描寫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細節(jié),意在表現(xiàn)自然界充滿競爭,一切事物都面臨危機。

              C.作者認為那條河流是個“奇跡”,是因為那條河流曾給他童年帶來樂趣。

              D.本文描寫河流的變化,從開始的“溫柔碧波’到后來“干涸的遺體”,省略了變化的過程,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三(60分)

          25.作文(60分)

          以“掌聲又響起來”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思想健康,寫出真情實感;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襲。

           

          江蘇省宿遷市2005年初中畢業(yè)暨升學(xué)統(tǒng)一考試

          試題詳情

          3、2005年蘇州市初中畢業(yè)暨升學(xué)考試試卷

            

                       本試卷共25題,滿分12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第一部分(24分)

          1.根據(jù)漢語拼音寫出漢字。(4分)

             ①     (mò)生   ②     ( tiào)望   ③點      (zhuì)   ④      (zhōng)愛  

          2.下邊的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浮光略影    狼狽不堪     明眸善睞     揠苗助長     慷慨成詞     開天辟地

              微不足道    旁若無人     物竟天擇     錯綜復(fù)雜     叱咤風(fēng)云     煙銷云散

              錯別字:口口口口

          改  正:口口口口

          3.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在括號內(nèi)的橫線上填寫相應(yīng)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蒼蒼,口口口口。所謂伊人,口口口口。(《詩經(jīng)?蒹葭》)

              ②口口口口口口口,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

              ③感時花濺淚,口口口口口。(杜甫《        》)

              ④口口口口口口口,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⑤蝕酒一杯家萬里,口口口口口口口。(范仲淹《漁家傲》)

              ⑥無可奈何花落去,口口口口口口口……(晏殊《浣溪沙》) 

              ⑦子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論語〉八則》)

          ⑧口口口,口口口,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4.古詩詞是可以活用的,《成功》一文中引用的王國維的“境界說”,就是一個著名例子。

                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说谝痪骋!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骋病!

                下面的詩句也可理解為求學(xué)和冶學(xué)的一種境界,請細細體會,用一句話說說你對這種境界的理解。(2分)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 

          [答]                                       ___________             。   

          5.《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中有兩處修改很精彩。下邊的句子有的是修改前的,有的是修改后的,選擇你認為是修改后的句子填入原文的橫線上(只寫序號),然后說說為什么要這么改。(4 分)

               得走幾萬年,                !盡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顆都能裝下幾百萬個地球(只有極少數(shù)比地球。墒窃谶|闊的宇宙空間,            ,也許還要扣。   

             A.好遼闊的宇宙海洋啊                      B.多么遼闊的宇宙空間啊  

             C.這些恒星只不過像大海里的砂礫            D.這些恒星不過像大海里的水滴 

             [答]:                                        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1分)

           闊讀《與朱元思書》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題。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掙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6.哪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4分)

              A.急湍甚箭,猛浪

                  群臣進諫,門庭市(《鄒忌諷齊王納諫》)

              B  夾岸高山,皆生樹   

                 凄神骨,悄愴幽邃(《石潭記》)

              C.勢競上,互相軒邀

                 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儲東陽馬生序》)

              D.經(jīng)綸世務(wù)者 窺谷忘

                 仰視蓮花在天上(《于園》)

              E.橫柯上,在晝擾昏

                 重巖疊嶂,隱天日(《三峽》) 

          [答]                     

          7.“鳶飛戾天者”與“經(jīng)綸世務(wù)者”分別指什么人?(2分)

          [答]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爭高直指,干百成峰”。(2分)

              [譯文]                                                                       

          9.“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一句寫出了江水的清澄寧靜,《小石潭記》也有通過“游魚”描寫潭水清澈見底的句子,請默寫出其中的一句。(2分)

              [答]                                                                       

          10.作者抒寫了“鳶飛戾天者”和“經(jīng)綸世務(wù)者”看到富春江奇異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窺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一文中也寫了遷客騷人登上岳陽樓之后的種種“覽物之情”,他們寫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答]                                                                       

              閱讀《卜算子  詠梅》這一首詞,完成11~13題。

              風(fēng)雨送春歸,      俏也不爭春,

              飛雪迎春到。      只把眷來報。

          已是懸崖百丈冰,  待到山花爛漫時,

          猶有花枝俏。      姥在叢中笑。  

          11.作者歌頌梅花的高尚品格,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邊的分析哪一項不正確?(2分)   

          A.寫“春歸”“春到”,交代梅花開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勢的發(fā)展變化。    

          B.預(yù)示“春天”就要到來,表現(xiàn)出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樂觀豪邁之情。    

          C.通過春天里的爛漫山花襯托出梅花不與群芳爭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為線索展示梅花的俏麗,以梅花的高潔反襯春天的美好。   

          [答]                                  

          12.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來詠梅,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請舉例說明。(2分)

              [答]                                                                    

          13.同樣是寫梅花,毛澤東的《十算子  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有著明顯的不同,“專題?荷”中寫荷的詩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請你舉例說說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2分)   

          [答]                                                                     

           

          閱讀〈〈最后一課〉〉中的幾段文字,完成14―15題。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jīng)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zhuǎn)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宇:      

          “法蘭西萬歲!”  

               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xué)了,――你們走吧!

          14. 下邊的句子是描寫人物肖像的,都寫到了人物的身材和臉色。這些描寫對刻畫人物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原文作簡要分析。(3分)

              ①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②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孔乙己》)    

          ③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圃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故鄉(xiāng)》)

          [答]                                                                     

                                                                                   

          15.文中有一個細節(jié):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用法文寫了“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大字。請結(jié)合下邊的一段文字,說說這一細節(jié)的表達作用。(2分)

                 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dāng)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

          [答]                                                                      

                                                                                   

          閱讀下邊的短文,完成16―18題。

          中秋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歷八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明月,吃月餅,吟誦著“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詩篇。

          從科學(xué)上來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更亮是沒有根據(jù)的。望月的時候,對地球而言,太陽和月亮位于正相反的方向。夏天,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在西北落下;望月則從東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因此,夏天日光多,月光少,冬天日光少、月光多。中秋夜月光比夏天多,這就是說,從月出到月沒的時間間隔比夏季每月的望日要長,半夜時月亮也要高些。這可能是使人感覺中秋“月色倍明”的一個原因。

          一個朔望月平均包含29天12小時44分。朔是農(nóng)歷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再經(jīng)過14天18小時22分鐘才是望;因此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由于朔望月的長度可以與平均值相差到6小時,因此望月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發(fā)生。選樣看來,中秋節(jié)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滿月,也就說不上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了。當(dāng)然也有“望”恰好發(fā)生于中秋夜的年份。

          16.第二段中說“冬天,情況正好相反”,請你根據(jù)文章提供的信息,說說冬天的情況是怎樣的。(2分)

          [答]                                                                     

          17.聯(lián)系全文看,“‘望’恰好發(fā)生于中秋夜的年份”時,該年的中秋節(jié)是不是月亮最圓的時候?為什么?(2分)

          [答]                                                                       

          18.中秋節(jié),人們往往因“月圓而人不圓”,就會產(chǎn)生“每逢佳  節(jié)倍思親”的感覺。下邊的詩句都是寫月亮的,哪一句表達了這種情感?(2分)

              A.曉鏡但愁云髯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B.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C.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李白《蘇臺覽古》)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答]                                                                       

          閱讀下邊一篇文章,完成19---24題。

          蘇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優(yōu)美、柔和、文靜、高雅;姑娘們則被譽為小家舅玉、大家閨秀,還有那夠不上“舅玉”的也被呼之為“阿姐”。    

          蘇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認為其誘因是語言,是那要命的吳儂軟語。吳儂軟語出自文靜、高雅的女士之口,確實是優(yōu)美柔和,婉轉(zhuǎn)動聽?墒,吳儂軟語由男人來講就有點“娘娘腔”了。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張?zhí)煲恚贻p時在蘇州鬧過革命,也在蘇州坐過監(jiān)牢。他和我開玩笑,說蘇州人游行示威的時候,喊幾句口號都不得力,軟綿綿地,說著,他還模仿蘇州人喊了兩聲。

          蘇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語言之外,那心態(tài)、習(xí)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顯露出一種女性的細致、溫和、柔韌的特點,此種特點是地區(qū)的經(jīng)濟和文化形成的。吳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產(chǎn)的,在溫和的氣候條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產(chǎn)出,高產(chǎn)和精耕相連;要想多收獲,就要精心地把各種勞務(wù)作仔細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獲,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勞動是持續(xù)不斷的,是有韌性的。這就養(yǎng)成了蘇州人的耐心、細致,有頭有尾。蘇州人細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著調(diào)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蘇州的刺繡、絲綢,游覽過蘇州的園林后便可得出結(jié)論,如果沒有那些心靈手巧、耐心細致的蘇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繡品和精致的園林。一個城市的生活環(huán)境,是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是人們習(xí)性的綜合反映。

          蘇州人被女性化,這也沒有什么眨意,喊口號雖然缺少點力度,卻也沒有什么害處。相反,在當(dāng)今電子化生產(chǎn)的條件下,蘇州人的精細、靈巧、有耐性,卻成了不可多得的優(yōu)點,成了外商投資在人力資源上的一種考慮。我不敢說蘇州所以能吸收這么多的外資都是因為蘇州人的精細,卻聽說過有一宗很大的國外投資,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到處考察,難作決策,可在參觀了蘇州刺繡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蘇州人如此靈巧心細,能繡出如此精美的繡品,還有什么高科技的產(chǎn)品不能生產(chǎn),還有什么精密的機械不能操作呢!現(xiàn)代化的生產(chǎn)已經(jīng)不是掄大錘的時代了,各種產(chǎn)業(yè)都要靠精心策劃,精心管理,這一些正是蘇州人的拿手。

          蘇州人的那種女性化的特點,也不是完美無缺,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缺點說起來還和蘇州的園林有點關(guān)系。蘇州園林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來看,是一種“退隱文化”的體現(xiàn)。園林的主人們所以要造園林,那是因為厭倦政治,官場失意,或是躲避戰(zhàn)亂,或是受魏晉之風(fēng)的影響,想做隱士。隱于市卻又要無車馬之喧,而有山川棒木之野趣。怎么辦,造園林。在深巷之中,高墻之內(nèi),營造出一片優(yōu)美閑適而與世相隔的境地。

          因退隱、退養(yǎng)而在蘇州造團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有錢,更主要的是有文化。他們退隱在蘇州以后也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廣結(jié)名流,著書立說,吟詩作畫,那“退隱文化”便主導(dǎo)著當(dāng)時的文化潮流,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取向,代代相傳,使得蘇州人在文化心態(tài)上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容易滿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種開拓與冒險的精神,善于“引進來”,而不善于“走出去”。

          要說一個地區(qū)人們的習(xí)性,只能是一種大體的印象,并非是絕對的。蘇州人也有性情剛烈的,也有勇猛頑強的,也有隨著鄭和的船隊而走遍世界的;特別是在今天,蘇州經(jīng)濟繁榮,交通發(fā)達,海內(nèi)外人士紛至沓來,他們到蘇州來不是退隱,而是要在這一片有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土地上大展宏圖,謀求發(fā)展。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文.化心態(tài)正在相互影響,地區(qū)的風(fēng)貌,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在逐步演變。

          (陸文夫《被女性化的蘇州人》,因原文篇幅較長,有刪節(jié))

          19.聯(lián)系全文看,“被女性化的蘇州人”有什么特點?這種特點是怎樣形成的?(2分)

          [答]                                                                      

          20.為什么說“一個城市的生活環(huán)境,是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是人們習(xí)性的綜合反映”?下邊的理解哪一項不恰當(dāng)?(2分)

          A.人們的心態(tài)、習(xí)性和生活方式影響了他們的價值取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chǎn)過程中人們又將他們物化為城市的生活環(huán)境。

          B.人們?nèi)诤献约旱男膽B(tài)、習(xí)性和生活的方式,在一定的文化

          C.以市井文化、隱逸文化的綜合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價值取向決定了蘇州的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蘇州精美的繡品和精致的園林就是其產(chǎn)物。

          D.文化具有相當(dāng)?shù)姆(wěn)定性和凝聚力;文化傳統(tǒng)一旦形成,必然會持久地影響人們的心態(tài)、習(xí)性和生活方式,乃至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

          [答]                                                                     

          21. 有人認為《桃花源記》也體現(xiàn)了一種“退隱文化”,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結(jié)合上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談?wù)勀愕目捶ā?2分)

          [答]                                                                      

          22.聯(lián)系上文想一想,《蘇州園林》一文中說蘇州園林講究“自然之趣”,這體現(xiàn)了園主人一種怎樣的文化追求?請作簡要分析。(2分) 

              [答]                                                                      

          23.下邊對這篇文章的分析,哪一項不正確?(2分)

          A.作者對蘇州人的“女性化:特點持肯定的態(tài)度;在他看來,蘇州人的文化心態(tài)的深層源泉是一種退隱文化。

          B.吳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產(chǎn)的,祖祖輩輩的蘇州人在這里生活勞作,形成了其獨特的性格。

              C.作者從蘇州人的特點這一角度切入,站在蘇州的歷史傳統(tǒng)與今日發(fā)展的高度娓娓道來,文章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D.文章的語言柔和雋永,構(gòu)思精巧別致,情感豐富細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蘇州人“細致、溫和、柔韌”的特點。   

          [答]                                                                      

           24.作者認為,現(xiàn)代蘇州“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文化心態(tài)正在相互影響,地區(qū)的風(fēng)貌,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在逐步演變。”請你結(jié)合上下文并參考相關(guān)鏈接,具體說說這些演變和發(fā)展的趨勢是怎樣的。(2分)      

          相關(guān)鏈接:

                    蘇州的刺繡,沉靜的創(chuàng)造。蘇州的萊肴,明亮的喜悅。蘇州的歌曲,不設(shè)防的溫柔;蘇州的園林,恬美的詩情。蘇州的街道,寧靜的幻夢。而蘇州的企業(yè)和企業(yè)家,溫雅的外表下包含著洋溢的聰明生氣。(王蒙《蘇州賦》)

                    蘇州,不是一個歷史符號,不是某些古風(fēng)古俗的摹寫、復(fù)印,它的現(xiàn)實生活,它的生命力,表現(xiàn)在它的動感,它的創(chuàng)造活力。(艾煊語,轉(zhuǎn)引自《蘇州人》)

          [答]                                                                      

          第三部分(55分)

          25.作文。(55分)

          有人說,“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撇,要兩個人才能寫成。如果人人光想著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撇,那么“人”宇永遠也組合不到一起。

          請你根據(jù)上面的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現(xiàn)(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學(xué)校。

                  

          2005年蘇州市初中畢業(yè)暨升學(xué)考試

          試題詳情

          2、常州市二○○五年初中畢業(yè)、升學(xué)統(tǒng)一考試

                

          本試卷分三部分,共8頁,計24題?偡种120分?荚嚂r間150分鐘。

          題號

          (一)

          (二)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證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的位置。

                    2.用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友情提醒:請認真閱讀,仔細審題,冷靜思考。

          得分

          評卷人

          試題詳情

          浙江省2006年初中畢業(yè)生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金華卷)

          數(shù)學(xué)試卷

          考生須知:

          1.全卷共三大題,24小題,滿分為150分?荚嚂r間為100分鐘。本次考試采用開卷形式。

          2.全卷分試卷Ⅰ(選擇題)和試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試卷Ⅰ的答案必須填涂在“答題卡”上;試卷Ⅱ的答案必須做在“試卷Ⅱ答題卷”的相應(yīng)位置上。

          3.請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卡”上先填寫姓名和準(zhǔn)考證號,再用2B鉛筆將準(zhǔn)考證號和考試科目對應(yīng)的方框涂黑、涂滿。

          4.用鋼筆或圓珠筆在“試卷Ⅱ答題卷”密封區(qū)內(nèi)填寫縣(市、區(qū))、學(xué)校、姓名和準(zhǔn)考證號。

          試  卷  

          說明

          本卷共有一大題,10小題,共40分。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對應(yīng)字母的方框涂黑、涂滿。       

          、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 當(dāng)=1時,代數(shù)式2+5的值為( ▲ )

          A.3            B. 5            C. 7        D. -2

          2.直角坐標(biāo)系中,點P(1,4)在( ▲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我省各級人民政府非常關(guān)注“三農(nóng)問題”.截止到2005年底,我省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已連續(xù)二十一年位居全國各省區(qū)首位,據(jù)省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2005年底我省農(nóng)村居民人均收入約6600元,用科學(xué)記數(shù)法表示應(yīng)記為( ▲ )

          A.0.66×104    B. 6.6×103     C.66×102      D .6.6×104

          4.下圖所示的幾何體的主視圖是( ▲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圖形中,表示兩顆小樹在同一時刻陽光下的影子的圖形可能是( ▲ )

           

           

           

           

           

          A.              B.             C.                D.

           

           

          6.如果兩圓半徑分別為3和4,圓心距為7,那么兩圓位置關(guān)系是( ▲ )

          A. 相離         B. 外切     C. 內(nèi)切       D.相交

          7.不等式組 的解是( ▲ )

          A.  -2 ≤≤2        B.  ≤2     C. ≥-2       D. <2

          8.將葉片圖案旋轉(zhuǎn)180°后,得到的圖形是( ▲ )

           

                

                葉片圖案               A          B           C         D

          9.下圖能說明∠1>∠2的是( ▲ )

          A         B          C             D

          10.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結(jié)論:

          >0;   ②>0;     ③b2-4>0,

          其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 )

          A. 0個                    B. 1個

          C. 2個                   D. 3個

          試  卷 

          說明:

          本卷共有兩大題,14小題,共110分。請用藍(黑)色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寫在“試卷Ⅱ答題卷”的相應(yīng)位置上。

          試題詳情

          2006年浙江省臺州市初中畢業(yè)、升學(xué)考試試卷

          數(shù)   學(xué)

          親愛的同學(xué):

          歡迎參加生動活潑,意味無窮的數(shù)學(xué)“旅行”.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認真細致地克服“旅行”中的一些小小困難,順利到達目的地.“旅行”中請注意:

              1.全卷共三大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請直接在試卷上書寫答案.

          2.請用鋼筆或圓珠筆在試卷密封區(qū)內(nèi)填寫縣(市、區(qū))、學(xué)校、姓名和準(zhǔn)考證號,請勿遺漏.

          3.考試中可以使用計算器.

           

          題 號

          總分

          結(jié)分人

          復(fù)分人

          1-12

          13-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 分

           

           

           

           

           

           

           

           

           

           

           

           

          評卷人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2. <sub id="o5kww"></sub>

          得 分

          評卷人

           

           

           

          1. 下列各數(shù)中是正整數(shù)的是 (     )

          (A)-2          (B) 1          (C) 0.3          (D)

          2.如圖,長方體的面有(     )

             (A)4個         (B)5 個      

          (C)6 個        (D)7個

          3.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

             (A)3x-2x=1       (B)3x+2x=5x2      (C) 3x?2x=6x    (D) 3x-2x=x

          4.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     )

             (A)銳角            (B)直角          (C)鈍角       (D)無法確定

          5.如圖,圓錐的母線長為5cm,底面半徑為3cm,

          則此圓錐的高線長為(     )

          (A) 4cm         (B) 5cm   

            (C) 3cm         (D) 8cm

          6.方程x2-4x+3=0的兩根之積為(     )

             (A)4          (B)-4         (C)3          (D)-3

          7.要使根式有意義,則字母x的取值范圍是(       )

          (A) x≥3       (B) x>3        (C) x≤3    (D) x≠3 

          8.若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2, 1 ),則k的值為 (      )   

             (A)-2         (B)  2         (C) -           (D)

          9.如圖,已知⊙O中,弦AB,CD相交于點P,

          AP=6,BP=2,CP=4,則PD的長是(     )

            (A)6       (B)5      (C)4       (D)3

          10.用換元法解方程.如果設(shè),那么原方程可化為(     )

             (A)         (B)

             (C)        (D)

          11.?dāng)?shù)學(xué)活動課上,小敏、小穎分別畫了△ABC和△DEF,尺寸如圖.如果把小敏畫的三角形的面積記作S△ABC ,小穎畫的三角形的面積記作S△DEF ,那么你認為(     )

          (A)S△ABC>S△DEF    (B)S△ABC<S△DEF     (C)S△ABC= S△DEF    (D)不能確定

           

           

           

           

           

          12.我們知道,“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結(jié)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在此基礎(chǔ)上,人們定義了點與點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類似地,若點P是⊙O外一點(如圖),則點P與⊙O的距離應(yīng)定義為(     )

          (A)線段PO的長度               (B)線段PA的長度

          (C)線段PB的長度               (D)線段PC的長度

           

           

            1. 得 分

              評卷人

               

               

               

              13.正三角形的每一個內(nèi)角都是__________度.

              14.分解因式:x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方程組的解為                 

              16.有人說,數(shù)學(xué)家就是不用爬樹或把樹砍倒就能夠知道樹高的人.

              小敏想知道校園內(nèi)一棵大樹的高(如圖),他測得CB=10米,

              ∠ACB=50°,請你幫他算出樹高AB約為            米.

              (注:①樹垂直于地面;②供選用數(shù)據(jù):sin50°≈ 0.77 ,cos50°≈ 0.64 ,tg50°≈1.2.)

              17.日常生活中,“老人”是一個模糊概念.有人想用“老人系數(shù)”來表示一個人的老年化程度.他設(shè)想“老人系數(shù)”的計算方法如下表:

              人的年齡x(歲)

              x≤60

              60<x<80

              x≥80

              該人的“老人系數(shù)”

              0

              1

              按照這樣的規(guī)定,一個70歲的人的“老人系數(shù)”為            

              18.小敏中午放學(xué)回家自己煮面條吃.有下面幾道工序:①洗鍋盛水2分鐘;②洗菜3分鐘;③準(zhǔn)備面條及佐料2分鐘;④用鍋把水燒開7分鐘;⑤用燒開的水煮面條和菜要3分鐘.以上各道工序,除④外,一次只能進行一道工序.小敏要將面條煮好,最少用      _________________分鐘.

              試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