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A~G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各物質(zhì)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表示轉(zhuǎn)化關(guān)系,“﹣”表示互相反應,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省略),其中D和F組成元素相同。
(1)物質(zhì)A的化學式為_____。
(2)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圖中的分解反應有_____(填序號)。
(4)根據(jù)反應②,B物質(zhì)可以在實驗室或生活中作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1)向圖①所示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溶解后甲試管內(nèi)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_____,乙試管內(nèi)的溶液是_____溶液(飽和或不飽和)。
(2)實驗圖②中澄清的石灰水剛開始沒有變渾濁,一段時間后開始變渾濁,原因是_____。
(3)實驗圖③中水從A轉(zhuǎn)移到B中,體現(xiàn)了_____(填寫分子的一條性質(zhì)),發(fā)生的是_____(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理化知識與生產(chǎn)、生活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1)要想做成的衣物吸水性和透氣性好,可選擇下列材料中的_____(填字母)。
A 棉 B 滌綸 C 錦綸
(2)為使植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應適當施用的是_____(填化肥種類)。
(3)鎢絲可用作燈泡里的燈絲,利用了其_____的性質(zhì)。
(4)野炊時,小紅把撿來的樹枝架空,使其燃燒更旺,原理是_____。
(5)為防止人體缺碘,市售食鹽中添加了少量的碘酸鉀(KIO3),并在使用說明中強調(diào)“不宜高溫烹煮”。碘酸鉀與氯酸鉀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請寫出碘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瓶內(nèi)有一枚打磨光亮的鐵釘,分液漏斗里裝有一定量液體,實驗前U型管內(nèi)液面b,c保持水平。
(1)若分液漏斗中的液體是水,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注入一定量水,旋緊活塞,一段時間后觀察到U型管內(nèi)液面b上升到a處,c隨之下降,用理化知識來解釋上述現(xiàn)象_____。
(2)若分液漏斗里的液體注入瓶內(nèi),U型管液面呈現(xiàn)出b低c高的現(xiàn)象,分液漏斗內(nèi)的液體可能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圖所示實驗的解釋,正確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變藍,無色酚酞溶液變紅,則該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B.向盛有氫氧化鈉固體的試管中滴加稀硫酸,燒杯中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放熱
C.用力推車,即使車未動,人對車也做了功
D.用小木棍從左向右敲擊盛裝不同水的玻璃瓶,音調(diào)逐漸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后丙的質(zhì)量為4g
B.丁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丙的3倍
C.生成的丙、丁的質(zhì)量之比為1:3
D.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的是
A.3Cu----------3個銅分子
B.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C.FeSO4--------硫酸鐵
D.鋁離子----------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現(xiàn)有提供的藥品有高錳酸鉀、二氧化錳、石灰石、過氧化氫溶液、稀硫酸、稀鹽酸、水以及下圖中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B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先用夾子夾住與導氣管連接的膠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靜置,若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2)選用上述裝置和藥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你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_(填字母編號);
(3)利用制取二氧化碳裝置,還可以用來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4)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填字母編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錳酸鉀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__,要制取0.32g氧氣,需要加熱分解___g高錳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一個充滿O2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溫條件下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結(jié)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該小組成員對容器中反應后的氣體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CO2+2NaOH═Na2CO3+H2O;
②濃硫酸能吸收氣體中的水分。
(知識回顧)碳充分燃燒和不充分燃燒的產(chǎn)物是不同的,寫出碳不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提出猜想)
(1)小紅對容器中氣體的成分提出如下四種猜想,你認為猜想不合理的有_____(填字母)。
A C和CO B 只有CO C CO和O2的混合氣體 D 只有CO2
(2)小明猜想容器中的氣體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氣體;小強猜想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氣體。小明和小強均開展了以下實驗探究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實驗探究1)小明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則裝置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裝置D玻璃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實驗探究2)小強把小明實驗中的氧化銅換成了銅絲網(wǎng),并去掉E裝置驗證其猜想。若小強的猜想成立,則裝置D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
(反思交流)有同學認為,小強應先通入容器中氣體一段時間后方可加熱,你認為這樣修改的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若反應前容器中碳粉的質(zhì)量為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則容器中氧氣質(zhì)量的取值范圍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圖所示實驗,并閱讀小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的反應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中的集氣瓶中加入的液體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該液體與硫燃燒產(chǎn)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