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于溶劑、增塑劑、香料、黏合劑及印刷、紡織等工業(yè)。乙酸乙酯的實驗室和工業(yè)制法常采用如下反應: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請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乙酸的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若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制備少量的乙酸乙酯,產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等。

          (3)此反應以濃硫酸為催化劑,可能會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等問題。
          (4)目前對該反應的催化劑進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質子酸離子液體可用作此反應的催化劑,且能重復使用。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質的量混合)。

          同一反應時間
           
          同一反應溫度
          反應溫度/℃
          轉化率(%)
          選擇性(%)*
           
          反應時間/h
          轉化率(%)
          選擇性(%)*
          40
          77.8
          100
           
          2
          80.2
          100
          60
          92.3
          100
           
          3
          87.8
          100
          80
          92.6
          100
           
          4
          92.3
          100
          120
          94.5
          98.7
           
          6
          93.0
          100
           
          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下列________(填字母)為該反應的最佳條件。
          A.120 ℃,4 h     B.80 ℃,2 h
          C.60 ℃,4 h  D.40 ℃,3 h
          ②當反應溫度達到120 ℃時,反應選擇性降低的原因可能為________。

          (1)增大乙醇的濃度 加熱及時蒸出產物
          (2)溫度過高,發(fā)生了副反應 冷凝效果不好,部分產物揮發(fā)了
          (3)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液(或造成環(huán)境污染) 部分原料炭化 催化劑重復使用困難(任填兩種)。4)①C、诎l(fā)生了副反應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問答題

          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圖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yè)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氣和氫氣。氮氣是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通常使用的兩種分離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氫氣的來源是水和碳氫化合物,寫出分別采用煤和天然氣為原料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設備A中含有電加熱器,觸媒和熱交換器,設備A的名稱是________,其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設備B的名稱為________,其中m和n是兩個通水口,入水口是________(填“m”或“n”)。不宜從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設備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原料氣制備過程中混有的CO對催化劑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氣中的CO,可通過如下反應來實現(xiàn):
          CO(g)+H2O(g) CO2(g)+H2(g)
          已知1 000 K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0.627,若要使CO的轉化率超過90%,則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甲醇被稱為2l世紀的新型燃料,工業(yè)上通過下列反應Ⅰ和Ⅱ,用CH4和H2O為原料來制備甲醇:
          CH4(g)+H2O(g)CO(g)+3H2(g)……Ⅰ   CO(g)+2H2(g)CH3OH(g) ……Ⅱ。
          (1)將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容積為100L反應室,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I,CH4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

          ①已知100℃時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為5min,則用H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②圖中的P1    P2(填“<”、“>”或“=”),100℃時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           。
          (2)在壓強為0.1 MPa條件下, 將a mol CO與 3a mol H2的混合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自發(fā)反應Ⅱ,生成甲醇。
          ③該反應的△H    0;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率的是     。

          A.升高溫度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1mol CO和3mol H2
          ④為了尋找合成甲醇的溫度和壓強的適宜條件,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部分實驗條件已經(jīng)填在下面實驗設計表中。
          實驗編號
          T(℃)
          n(CO)/n(H2)
          P(Mpa)
          i
          150
          1/3
          0.1
          ii
           
           
          5
          iii
          350
           
          5
           
          a.請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實驗條件數(shù)據(jù)。
          b.根據(jù)反應Ⅱ的特點,在給出的坐標圖中,補畫出在5MPa條件下CO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趨勢曲線示意圖,并標明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工業(yè)上“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減輕“溫室’效應。有一種用CO2生產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 ΔH =-49.0 kJ·mol-1
          (1)在相同溫度和容積不變時,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A.n(CO2)∶n(H2)∶n(CH3OH)∶n(H2O)=1∶3∶1∶1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H2的消耗速率與CH3OH的消耗速率之比為3∶1
          D.容器內的密度保持不變
          (2)一定溫度時將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H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實線)。圖中數(shù)據(jù)a(1,6)代表的意思是:在1 min時H2的物質的量是6 mol。

          ① a點正反應速率  逆反應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 僅改變某一實驗條件時,測得H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中虛線所示,曲線Ⅰ對應的實驗條件改變是       ,曲線Ⅱ對應的實驗條件改變是      。
          ③ 在題給圖中繪出加入催化劑對應的曲線。
          ④ 結合圖給實線的數(shù)據(jù),計算該溫度時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3)甲醇可用以制燃料電池,常用KOH作電解質溶液,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研究小組為了研究不同條件下金屬鋁粉在過量稀硫酸中的溶解性能,設計如下實驗。已知:c(H2SO4)="4.5" mol·L-1,反應均需要攪拌60min。

          編號
           
          溫度/℃
           
          加入某鹽
           
          H2SO4體積/mL
           
          H2O體積/mL
           
          鋁粉加入量/g
           
          鋁粉溶解量 /g
           

           
          20
           
          不加
           
          40
           
          0
           
          2.0050
           
          0.0307
           

           
          80
           
          不加
           
          40
           
          0
           
          2.0050
           
          0.1184
           

           
          t1
           
          不加
           
          20
           
          V1
           
          2.0050
           

           

           
          t2
           
          5 mL0.01 mol·L-1
          CuSO4溶液
           
          20
           
          V2
           
          2.0050
           

           
          (1)實驗①和②的目的是                                    。
          為了獲得鋁粉溶解量,還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是                                 。
          (2)實驗①和③是為了研究硫酸的濃度對該反應的影響,則t1=    ℃,V1=      mL。
          (3)實驗③和④是為了研究加入CuSO4溶液對該反應的影響,則t2=   ℃,V2=     mL。
          研究表明,在相同條件下加入少量CuSO4有利于Al的溶解。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Fenton法常用于處理含難降解有機物的工業(yè)廢水,通常是在調節(jié)好pH和Fe2濃度的廢水中加入H2O2,所產生的羥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現(xiàn)運用該方法降解有機污染物p-CP,探究有關因素對該降解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設計] 控制p-CP的初始濃度相同,恒定實驗溫度在298 K或313 K(其余實驗條件見下表),設計如下對比實驗。
          (1)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實驗編號
          實驗目的
          T/K
          pH
          c/103 mol·L1
          H2O2
          Fe2

          為以下實驗作參照
          298
          3
          6.0
          0.30

          探究溫度對降解反應速率的影響
           
           
           
           

           
          298
          10
          6.0
          0.30
           

          [數(shù)據(jù)處理] 實驗測得p-CP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上圖。
          (2)請根據(jù)上圖實驗①曲線,計算降解反應50~150 s內的反應速率:
          v(p-CP)=________mol·L-1·s-1。
          [解釋與結論]
          (3)實驗①、②表明溫度升高,降解反應速率增大。但溫度過高時反而導致降解反應速率減小,請從Fenton法所用試劑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③得出的結論是:pH等于10時,________。
          [思考與交流]
          (5)實驗時需在不同時間從反應器中取樣,并使所取樣品中的反應立即停止下來。根據(jù)上圖中的信息,給出一種迅速停止反應的方法: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硫代硫酸鈉(Na2S2O3)俗稱大蘇打,照相業(yè)中用作定影劑。Na2S2O3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與酸反應有單質硫和SO2生成。
          (1)Na2S2O3溶液與稀硫酸混合反應可用于探究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完成有關的實驗設計表(已知各溶液體積均為5 mL):

          實驗編號
          T/K
          c(Na2S2O3)/ mol·L-1
          c(H2SO4)/ mol·L-1
          實驗目的

          298
          0.1
          0.1
          實驗①和②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①和③探究反應物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308
           
           

           
          0.2
           
          (2)Na2S2O3還具有很強的還原性,Na2S2O3溶液與足量氯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                                                (提示:S元素被氧化為SO42-)。
          (3)現(xiàn)有一瓶Na2S2O3固體,可能含有Na2SO4固體,請設計實驗驗證,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限選試劑:1 mol·L-1 H2SO4、1 mol·L-1 HNO3、1 mol·L-1 HCl、1 mol·L-1 NaOH、0.1 mol·L-1 Ba(NO32、0.1 mol·L-1 BaCl2、0.01 mol·L-1 KMnO4、蒸餾水。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取少量固體于試管A中,加蒸餾水溶解。
           
          步驟2:向試管A加入                                                  
                                                                     
                            
                            
          步驟3:取步驟2的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B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用下列儀器組裝兩套完全相同的裝置定量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1)為達到本實驗目的其裝置連接順序為:a連________,________連________.
          (2)連接好裝置后的下一步操作是            
          (3)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兩套裝置的分液漏斗所裝的試劑分別為1mol/L硫酸和4mol/L硫酸,該小組同學要測定并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加入的試劑
          H2的體積(相同條件下)
          反應時間
          反應速率
          1mol/L硫酸酸
          10mL
          t1
          v1
          4mol/L硫酸
          10mL
          t2
          v2
          該小組同學通過實驗得到的結果是:v1 小于v2,其定量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有一組同學測定了每隔一分鐘,錐形瓶中硫酸的濃度,記錄結果如下:

          請在給定的坐標圖中作出v(H2)-t的圖像.

          請解釋0到4mim時該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原因:                                          .
          (6)除上述實驗方案可定量測定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外,還可能有的實驗測定方案有:                      (任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正確的是(  )

          A.同濃度下列溶液中:① (NH4)2SO4 ② NH4HCO3 ③ NH4Cl④ NH3·H2O,
          c(NH4)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① > ③ > ② > ④
          B.常溫時,將等體積的鹽酸和氨水混合后,pH = 7,則c (NH4+) > c (Cl)
          C.0.2 mol·L-1 Na2CO3溶液中:c (OH) =" c" (HCO3) + c (H+) + c (H2CO3)
          D.0.01 mol·L-1 的NH4Cl溶液與0.05mol·L1 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 c (Cl)> c (NH4+)> c (Na+)>c (OH)>c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