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浙江省金華十校2009年4月高考模擬考試

          理科綜合能力試題

          注意事項:

              1.本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31題,滿分30分。

              2.用黑色鋼筆將答案答在答題卷上,答題前將密封線內(nèi)的項目填寫清楚。

              3.相對原子質(zhì)量:H―l C―12   O―16   P―3l   S―32   Cu―64

           

          第Ⅰ卷(選擇題  共126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3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6分)

          2.下圖所示的概念圖表示錯誤的是                                                                        (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細胞質(zhì)是新陳代謝的唯一場所,而細胞核只是代謝控制中心,沒有具體代謝活動

                B.試管嬰兒、試管苗和克隆羊的技術基礎都是細胞或組織培養(yǎng)技術

                C.人受到寒冷刺激時,引起打寒顫和甲狀腺素增加,說明該反射的效應器是骨骼肌和甲狀腺

                D.單克隆抗體是由雜交瘤細胞內(nèi)游離的核糖體合成的

          試題詳情

                 A.該組織可能來自卵巢,乙細胞屬于B組

                B.若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A組細胞,

          可以使B組細胞數(shù)增加

                C.B組細胞中既有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也有進

          行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

                D.C組中有一部分細胞可能正在發(fā)生非同源染

          色體上的自由組合

          試題詳情

          5.將牛的胚胎分割后進行移植,可孕育出多頭性狀一致的小牛。下列哪項與該過程的實質(zhì)  是相同的                                                   (    )

                A.將胰島素基因?qū)舜竽c桿菌,經(jīng)過篩選得到可用于生產(chǎn)的工程菌

                B.淋巴細胞與瘤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

                C.利用植物的根尖組織細胞培育大量幼苗

                D.DNA分子在不同限制性內(nèi)切酶的作用下,形成許多片段

          試題詳情

                A.該坐標圖可表示受無機物輕度污染后水體中藻類的

          數(shù)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B.該圖可表示群落中物種多樣性隨南極――赤道――

          北極的緯度變化趨勢時,則這種    變化屬于群落

          的水平結(jié)構

                C.該坐標表示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隨時間發(fā)生的

          變化,則b點表示環(huán)境出現(xiàn)劇烈變化

                D.若該圖表示一國家人口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時,在a~b段該國老年人數(shù)量比例較小

          試題詳情

          7.運用化學知識可以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許多問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用雙氧水的稀溶液清洗傷口可以殺菌消毒

                B.家庭可以用鋁鹽將自來水凈化成純凈水飲用以保障身體健康

                C.家用的電開水壺的污垢可用食醋除去

                D.用酸性的碘化鉀淀粉溶液可檢驗食鹽是否為加碘鹽

          試題詳情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試題詳情

                A.6.2克白磷分子中含P―P鍵為0.6NA

          試題詳情

                B.10.0 mL18.0mol/L的濃硫酸中氫離子數(shù)為0.36 NA

          試題詳情

                C.6.4 g S6與S8的混合物中所含S原子數(shù)一定為0.2 NA

          試題詳情

                D.80 mL 10mol?L-1濃鹽酸與足量MnO2反應,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0.4NA

           

           

           

          試題詳情

           

           

           

           

           

           

           

           

           

           

           

           

                A.圖①表示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反應CO(g)+H2O(g)=CO2(g)+H2(g)的△H大于0

                B.圖②為氫氧燃料電池示意圖,正、負極通人氣體體積之比為2:1

                C.圖③表示物質(zhì)a、b的溶解度曲線,可以用結(jié)晶方法從a、b混合物中提純a

          試題詳情

                 D.圖④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2A(g)+2B(g)    3C(g)+D(s)的影響,乙的壓強大于甲

          試題詳情

          10.對下列各種溶液中所含離子的判斷合理的是                                                     (    )

                A.向無色溶液中加氯水變橙色,溶液中可能含:SO42-、Br-、OH-、Ba2+

                B.在pH=7的溶液中可能含有:K+、Na+、Al3+、F‑-

                C.加鋁粉有氫氣放出,則溶液中可能含有:K+、Na+、H+、NO3-

                D.在c(H+)=10-14mol/L溶液中可能含有:Na+、AlO2-、CO32-、SO32-

          試題詳情

                A.金絲桃素的分子式為C17H22O3N

                B.金絲桃素不能與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

          液反應

                C.金絲桃素能在NaOH溶液中加熱反應得到

          兩種芳香族化合物

                D.金絲桃素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成、酯化、消去和氧化反應

          試題詳情

          12.現(xiàn)有常溫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的CH3COOH溶液;②0.01mol/L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①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小,③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大

                B.將①、④混合,若c(CH3COO-)>c(H+),則混合液一定呈堿性

                C.將②、③混合,若pH=7,則消耗溶液的體積:②>③

                D.將四份溶液稀釋相同倍數(shù)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試題詳情

                A.1:l:4           B.1:3:1             

                 C.3:3:8           D.1:1:1

          試題詳情

          14.在下列核反應方程中,X代表質(zhì)子的方程是                                                     (    )

          試題詳情

                A.                  

          試題詳情

                 B. 

          試題詳情

                 C.                  

          試題詳情

                 D.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增大角,且≤90°,光束Ⅱ、Ⅲ會遠離光束I

          試題詳情

                B.減小角,且>0°,光束Ⅲ可能會從上表面消失

                C.用同一套雙縫干涉實驗裝置觀察Ⅱ、Ⅲ的干涉條紋,

          光束llI的條紋更寬

                D.光束I仍為復色光,光束II、Ⅲ為單色光,光束Ⅱ在

          玻璃中傳播速度比光束Ⅲ大

          試題詳情

           

           

           

           

           

           

           

                A.波沿z軸負方向傳播

          試題詳情

                B.0.8s末質(zhì)點P沿傳播方向傳到30m

          試題詳情

                C.質(zhì)點P的振動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為

                D.波的傳播速度為30m/s

           

           

          試題詳情

          磁場,它的底邊在x軸上且長為2L,高為L。紙面內(nèi)

          一邊長為L的正方形導線框沿x軸正方向做勻速直線

          運動穿過磁場區(qū)域,在t=0時刻恰好位于圖中所示的

          試題詳情

           

           

           

           

           

           

          20090506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電壓表讀數(shù)為28.2V                           B.電壓表讀數(shù)為20V

          試題詳情

                C.輸入功率為56.4W                              D.電阻R阻值為10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0.美國“銥”星公司原計劃的“銥”衛(wèi)星通訊系統(tǒng)是在距地球表面780km的太空軌道上建  立一個由77顆小衛(wèi)星組成的星座。這些小衛(wèi)星均勻分布在覆蓋全球的7條軌道上,每  條軌道上有11顆衛(wèi)星。由于這一方案的衛(wèi)星排布像化學元素“銥”原子的核外77個電  子圍繞原子核運動一樣,所以稱為“銥”星系統(tǒng)。后來改為由66顆衛(wèi)星,分布在6條軌道上,每條軌道上11顆衛(wèi)星組成,仍稱它為“銥”星系統(tǒng)。已知地球衛(wèi)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為7.9km/s。關于“銥”星系統(tǒng)的66顆衛(wèi)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其運行的軌道平面必須處于赤道平面內(nèi)

                B.“銥”星運行軌道高于同步衛(wèi)星軌道

          試題詳情

                C.“銥”星系統(tǒng)的衛(wèi)星運行速度約為7.5km/s

          試題詳情

                D.“銥”星系統(tǒng)的衛(wèi)星運行速度約為3.07km/s

          試題詳情

          21.在200年8月18日,我國選手何差娜獲得蹦床運動奧運首金,實現(xiàn)了歷史的突破。一位蹦床運動員從靜止開始在蹦床上沿豎直方向運動,彈簧床對運動員的彈力F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通過傳感器用計算機繪制出來,如圖所示。結(jié)合圖像,不計空氣阻力,可知:

          試題詳情

           

           

           

           

           

           

                 A.運動員的質(zhì)量為50kg

                 B.運動過程中,運動員最大加速度為50m/s2

          試題詳情

                 C.運動過程中,運動員離開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h=3.2m

                 D.運動過程中,運動員最大速度vm=8m/s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74分)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2.I.(6分)某研究陛學習小組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

          合外力的關系。裝置中的鋁箱下端連接紙帶,砂桶中可放置砂

          子以改變鋁箱所受的外力大小,鋁箱向上運動的加速度a可由

          打點計時器和紙帶測出,F(xiàn)保持鋁箱總質(zhì)量m不變,逐漸增大

          砂桶和砂的總質(zhì)量進行多次實驗,得到多組a、F值(F為力傳

          感器的示數(shù),等于懸掛滑輪繩子的拉力)。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不計滑輪的重力。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了圖乙所示的一條過

          坐標原點O的傾斜直線,其中縱軸為鋁箱的加速度大小,橫軸

          應為         (用所給字母表示);當砂桶和砂的總質(zhì)量較

          大導致a較大時,圖線         (填選項前的字母)

           

          試題詳情

          B.偏向橫軸

          C.仍保持原方向不變                         

          D.斜率逐漸減小

              II.(11分)某課題研究小組,收集了數(shù)碼相機、手機等用舊

          了的各種類型的電池,及從廢舊收音機上拆下的電阻、電容、

          電感線圈,F(xiàn)從這些材料中選取兩個待測元件,一是電阻R0

          試題詳情

          (約為2k),二是手機中常用的鋰電池(電動勢E標稱值為3.7V,允許最大放電電流為100mA)。在操作臺上還準備了如下實驗器材:

          試題詳情

              A.電壓表V(量程4V,電阻Rv約為4.0k

          試題詳情

              B.電流表A1(量程100mA,電阻RA1約為5

          試題詳情

                C.電流表A2(量程2mA,電阻RA2約為50

          試題詳情

              D.滑動變阻器R1(0~40,額定電流1A

          試題詳情

          F.開關S一只、導線若干

           

           

           

           

           

           

             (1)為了測定電阻R0的阻值,小組的一位成員,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原理圖,所選取了相應的器材(電源用待測的鋰電池)均標在圖上,其設計或器材選取中有不妥之處,你認為應該怎樣調(diào)整?             

             (2)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滑動變阻器R1、電流表A1已損壞,請用余下的器材測量鋰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nèi)阻r。

                  ①請你在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標注所用器材符號);

          ②為了便于分析,一般采用線性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請寫出與線性圖象對應的相關物    理量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

          試題詳情

             (1)兩只球拋出時的初速度之比V1:V2為多少?

             (2)運動員擊球點的高度H與網(wǎng)高h之

          試題詳情

          為多少?

           

          試題詳情

          24.(18分)如圖所示,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兩正對著的相同半圓光滑軌道,相隔一定的距離,虛線沿豎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間運動,今在最高點與最低點各放一個壓力傳感器,測試小球?qū)壍赖膲毫,并通過計算機顯示出來,當軌道距離變化時,測得兩點壓力差△FN與距離x圖象如圖,軌道半徑為R,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球在最高點與最低點對軌道壓力差△FN與距離x及重力的關系式。

             (2)根據(jù)圖象提供的信息,確定小球的質(zhì)量為多少?

             (3)若小球在最低點B的速度為20 m/s,為使小球能沿軌道運動,x的最大值為多少?

          試題詳情

           

           

           

           

           

           

           

           

           

           

           

          20090506

          試題詳情

          25.(20分)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0°的斜面OA的左側(cè)有一豎直檔板,其上有一小孔P,OP=0.5m,F(xiàn)有一質(zhì)量,帶電量q=+2×10-14C的粒子,從小孔以速度水平射向磁感應強度B=0.2T、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的一圓形磁場區(qū)域,且在飛出磁場區(qū)域后能垂直打在OA面上,粒子重力不計。求:

             (1)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

             (2)圓形磁場區(qū)域的最小半徑;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6.(12分)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屬元素,Y、Z是非金屬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以反應生成鹽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    式為                  。

             (2)W與Y可形成化合物W2Y,該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3)X的硝酸鹽水溶液顯酸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                   。

             (4)Y的低價氧化物通入Z單質(zhì)的水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試題詳情

             (5)Z的最高價氧化物為無色液體,0.25mol該物質(zhì)與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種稀溶液,   并放出Q 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試題詳情

             (6)向含0.5 mol碳酸鈉的溶液中緩慢滴加(5)所得溶液,待全部加完后溶液中離子濃    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試題詳情

          27.(13分)化學在能源開發(fā)與利用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1)某種燃料電池,一個電極通入空氣,另一電極通人液化石油氣(以C4H10表示),電池的電解質(zhì)是摻入了Y2O3的ZrO2晶體,它在高溫下傳導O2-。已知該電池負極的    電極反應為:C4HO10+13O2--26e-=4CO2+5H2O,則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電池工作時,固體電解質(zhì)里的O2-         極移動。

          試題詳情

             (2)已知一氧化碳與水蒸氣的反應為:CO(g)+H2O(g)      CO2(g)+H2(g)

                  ①T℃時,在一定體積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g)和HO(g),發(fā)生反應并保持溫度不變,各物質(zhì)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表:

          T℃時物質(zhì)的濃度(mol/L)變化

          時間/min

          CO

          H2O(g)

          CO2

          H2

          0

          試題詳情

          0.200

          試題詳情

          0.300

          0

          0

          2

          試題詳情

          0.138

          試題詳情

          0.238

          試題詳情

          0.062

          試題詳情

          0.062

          3

          試題詳情

          0.100

          試題詳情

          0.200

          試題詳情

          0.100

          試題詳情

          0.100

          4

          試題詳情

          0.100

          試題詳情

          0.200

          試題詳情

          0.100

          試題詳情

          0.100

          5

          試題詳情

          0.116

          試題詳情

          0.216

          試題詳情

          0.084

          C1

          6

          試題詳情

          0.096

          試題詳情

          0.266

          試題詳情

          0.104

          C2

          第5min、6min時的數(shù)據(jù)是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層測得的。

                  第4~5min之間,改變的條件是        ,第5~6min之間,改變的條件是        。

          T℃時該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是        。

          試題詳情

          ②已知420℃時,該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9,如果反應開始時,CO和H2O(g)的濃度都是0.01mo1/L,則CO在此條件下的轉(zhuǎn)化率為        。

                  ③397℃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2,請判斷該反應的△H      0(填“>”、“一”、    “<”)。

           

           

           

                  ④關于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溫度一定時,一個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與反應物起始濃度無關

                  B.溫度一定時,化學方程式的系數(shù)改變,平衡常數(shù)一定不變

                  C.溫度一定時,對于給定的化學反應,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

                  D.某時刻,濃度商Qc小于平衡常數(shù)Kc,則v(正)<v(逆)

          試題詳情

             (1)右圖是硝酸工業(yè)中某些物質(zhì)循環(huán)利用的流程圖:

                  ①當X表示NO時,則Y表示        (寫化學式)。

                  ②寫出NO2與O2的混合氣體恰好被

          H2O完全吸收轉(zhuǎn)化成HNO3的化學方

          程式        。

          試題詳情

             (2)實驗室欲制備0.3 mol Cu(NO32晶體,甲、乙兩同學分別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HNO3(稀)

          試題詳情

                  甲:Cu         Cu(NO3)2

          O2

          HNO3(稀)

          試題詳情

                  乙:Cu          CuO        Cu(NO32

                  ①從綠色化學的角度分析,        同學的方案更合理,此同學可節(jié)約2mol/L的稀    硝酸         mL。

          試題詳情

           

           

           

           

           

           

           

          ③欲從Cu(NO32溶液獲得Cu(NO32晶體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依次為:     。

          其中過濾所需玻璃儀器為          (填寫三種)。

          ④有下述裝置,當裝置電路中通過2mol電子時,Cu電極(填編號)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②在裝置中①試管的橡皮塞最好用錫

          箔包住,原因是              。

          試題詳情

          29.(15分)存在于茶葉的有機物A,其分子中

          所含的苯環(huán)上有2個取代基,取代基不含支鏈,

          且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種。A遇FeCl3溶液

          試題詳情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A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寫出X的鍵線式              .

             (2)寫出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A→C的反應類型為              ,E→F的反應類型為              。

             (4)1mol A可以和              mo1 Br2反應。

             (5)某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主要成分(分子式為C16H14O3)是由A和一種芳香醇R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的,則R的含有苯環(huán)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不包括R)。

             (6)A→C的過程中還可能有另一種產(chǎn)物C1,請寫出C1在NaOH水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試題詳情

          30.(18分)回答下列有關遺傳問題:

                I.葫蘆科中一種稱為噴瓜的植物,其果皮深色(B)對淺色(b)是顯性。而其性別是由3個復等位基因aD、a+、ad決定的,aD對a+為顯性,a+對ad為顯性。它們的性別表現(xiàn)與基因型如右表所示:

          性別類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兩性植株(雌雄同株)

          a+a+、a+ad

          雌性植株 

          adad

             (1)由上表可知,決定雄性、兩性、雌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            。

             (2)請解釋雄性植株中不存在純合體的原因?                。

             (3)若將雌雄同株的四倍體淺色噴瓜和雌雄同株的純合二倍體深色噴瓜間行種植,收獲四倍體植株上所結(jié)的種子,若從細胞染色體組的角度預測這些種子播種后發(fā)育成的植株會有         種類型。能否從果皮顏色直接判斷出這些植株的類型?         (請用遺傳圖解解釋,并作簡要說明。決定雌雄的基因不需要寫出)

                Ⅱ.在一群體型一直較正常的牛群中出現(xiàn)了一頭矮生雄牛,某研究小組在討論該矮生雄    牛形成原因時,有三種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種群中某一個體產(chǎn)生了隱性突變,該突變基因隨著個體間的交配,在群體中    得以擴散,矮生基因攜帶者交配后發(fā)生性狀分離產(chǎn)生該矮生雄牛。

              觀點二:由于非遺傳因素(如飼養(yǎng)條件)的因素引起的。

              觀點三:               

              請你設計一個雜交試驗,根據(jù)子一代雜交結(jié)果得出相應的結(jié)論。(說明:若是遺傳因    素,則這一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1)雜交試驗方案        ,在正常的飼養(yǎng)條件下,觀察子代的表現(xiàn)。

             (2)雜交結(jié)果及結(jié)論:

                  ①若子代出現(xiàn)        情況,則觀點一正確。

                  ②若子代出現(xiàn)        情況,則觀點二正確。

                  ③若子代出現(xiàn)        情況,則觀點三正確。

          試題詳情

          31.(26分)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受多種內(nèi)、外因素的影響,研究這些因素的作用規(guī)律,有利于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請據(jù)以下I、II兩個方面的研究,回答相關問題:

          試題詳情

           

           

           

           

           

           

           

           

           

             (1)由圖可知,同一品種農(nóng)作物的光合速率主要受                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2)甲圖兩曲線的差異是由植物本身的        因素決定的。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變    這種因素                (請例舉二種)。

             (3)若甲圖是在乙圖的m點條件下測得的曲線,則限制甲圖b點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是        ,限制C點后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

             (4)在溫室栽培某陽生植物時,某時刻測得的有關情況與c、n點相同,些時采取     措施,可以提高產(chǎn)量。采取該措施后甲圖曲線的a點將發(fā)生的移動情況是         

           

                 Ⅱ.合理密植也是提高作物產(chǎn)量的有效措施。為確定出最合理的種植密度,某生物研究 學習小組在實驗田中劃出了塊面積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區(qū)域,分別種植了數(shù)量不等的大豆作物。每一區(qū)域內(nèi)的植株分布是均勻的,待果實成熟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分析回答:

          區(qū)域號

          區(qū)域植株數(shù)

          每植株上的莢果數(shù)

          每莢果中的種子數(shù)

          1

          2

          3

          4

          5

          20

          40

          60

          80

          100

          試題詳情

          8.3

          試題詳情

          6.8

          試題詳情

          3.9

          試題詳情

          2.7

          試題詳情

          2.1

          試題詳情

          6.0

          試題詳情

          5.9

          試題詳情

          6.2

          試題詳情

          5.9

          試題詳情

          6.0

             (1)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以下坐標系中用曲線表示出“區(qū)域植株數(shù)”與“每植株所結(jié)莢果數(shù)”、“每莢果所含種子數(shù)”的關系:

          試題詳情

           

           

           

           

           

           

             (2)簡要描述曲線所反映的結(jié)果               。

             (3)用生態(tài)學原理,簡要解釋隨植株數(shù)增多而莢果數(shù)減少的原因。               

             (4)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他們可以確定出最合理的種植密度嗎?為什么?         

             (5)植物開花時產(chǎn)生的顏色或芳香會吸引昆蟲前來傳粉,但也會招引害蟲取食,這反映了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具有          功能。

           

           

           

           

           

           

           

           

           

           

           

           

           

           

           

          試題詳情

           

          一、

          1―6ADBCCC

          二、

          30.(18分)I(8分)

             (1)aD、a+、ad  (2分)

             (2)因為該物種雌性個體和兩性個體均不可能產(chǎn)aD雌配子(2分)

           

           

           

           

           

           

          20090506

                 II、(10分)觀點三:是由于顯性突變的直接結(jié)果。

             (1)讓該矮生雄牛與該群體中的多頭正常雌牛交配

             (2)①正常牛與矮牛,且數(shù)量上正常牛明顯多于矮牛

                 ②全為正常牛

                 ③正常牛與矮牛,且數(shù)量上無顯著差異

          31.(26分)I(14分)

             (1)光照強度、溫度和CO2濃度

             (2)遺傳物質(zhì)(遺傳特性、DNA、基因)

                 轉(zhuǎn)基因、細胞工程、誘變、雜交

             (3)光照強度和CO2濃度CO2濃度

             (4)適當升溫   a點下移

           

           

           

           

           

           

             (要求:橫、縱坐標的名稱、數(shù)字標清楚;準確描點、繪制曲線;標上曲線名稱)

             (2)大豆的種植密度越大,每 株大豆莢果的數(shù)目越少,而大豆的種植密度對每個莢果中種子數(shù)目基本沒有影響。(2分)

             (3)種植密度大,種內(nèi)斗爭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資源(如水分、光、礦質(zhì)養(yǎng)料等)少,所結(jié)莢果就少。(2分)

             (4)不能,因為還需統(tǒng)計每個區(qū)域所生產(chǎn)種子的質(zhì)量。(2分)

             (5)有助于種群的繁殖、調(diào)節(jié)生物間關系(2分)

           

          化學部分

           

          一、

          7―13BCCDDCA

          二、

          26.(12分)

             (2)(2分)

           

             (3)(2分)Al3++3H2O      Al(OH)3+3H+

             (4)(2分)SO2+Cl2+2H2O=H2SO4+2HCl

             (5)(2分)Cl2O7(1)+H2O(1)=2HclO4(aq)  △=-4QkJ?mol-1

             (6)(2分)c(Na+)>c(ClO4-)>c(HCO3-)>c(OH-)>c(CO32-)>c(H+

          27.(13分)

             (1)O2+4e-=2O2-(2分)  負(2分)

             (2)①增加H2濃度(1分) 增加H2O(g)濃度(1分)  0.5(2分)

                 ②75%(2分)

                 ③<(1分)   ④AC(2分)

          28.(18分)

             (1)①(1分)  乙  (2分)  100

                 ②(2分)4NO2+O2+2H2O=4HNO3

             (2)①(1分)乙  (2分)  100   ②(2分)  B

                 ③(2分)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   (2分)漏斗、燒杯、玻棒

             (3)①(2分)2Cu(NO32      2CuO+4NO2↑+O2

                 ②(2分)NO2氣體會腐蝕橡膠

             (1)(2分)羥基  羧基   (2分)

           

           

          1. <th id="adrzo"><pre id="adrzo"></pre></th>

             

             

             

             

             

               (3)(1分)加成反應    (1分)酯化(取代)反應

               (4)(2分)3

               (5)(2分)4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2. <sub id="o5kww"></sub>

             

             

             

             

             

             

             

             

            物理部分

             

            一、

            14―17BCDA

            二、

            18.BD  19.BC  20.C  21.AC

            22.(17分)I (3分)   C(3分)

                   II(1)用A2替換A1(3分)

               (2)(4分)

            23.(17分)

                   解:(1)由于兩只球從等高作平拋運動,所以平拋運動的時間相等(2分)

                   由題意可知水平射程之比為  (2分)

                   因此平拋運動的初速度之比為     (2分)

               (2)第一只球落地后反彈作斜拋運動,根據(jù)運動對稱性其中DB與OB相同的平拋運動。

                   則兩球下落相同高度H-h后水平距離  (2分)

              1.        (2分)

                       而(3分)

                       代入得

                       (2分)

                       即

                       解得(2分)

                24.(18分)

                       解:(1)設軌道半徑為R,由機械能守恒定律:

                         (1)  (2分)

                       對B點:   (2)  (1分)

                       對A點:  (3)   (1分)

                       由(1)、(2)、(3)式得:

                       兩點的壓力差:  (2分)

                   (2)由圖象得:截距  (3分)

                       解得   (1分)

                   (3)因為圖線的斜率   (2分)

                       所以   (4)   (1分)

                       在A點不脫離的條件為:  (5)   (2分)

                       由(1)、(4)、(5)式代入數(shù)據(jù)得:   (2分)

                25.(20分)

                       解:(1)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可知

                          (2分)

                         (1分)

                       解得   (1分)

                         (2分)

                       畫出粒子的運動軌跡可知  (3分)

                       得  (1分)

                   (2)由數(shù)學知識可得圓形磁場區(qū)域的最小半徑  (3分)

                         (1分)

                   (3)畫出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

                       由數(shù)學知識可得:

                          (4分)

                       得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