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如圖所示,把質(zhì)量為50kg的物體沿長10m,高4m的斜面,機械效率為80%,將物體底端勻速拉到頂端的過程中(g=10N/kg).
          (1)將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動頂端的時,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是多少?
          (4)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大?
          分析:(1)將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到頂端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可以用W有用=Gh來計算;
          (2)拉力所做的功是總功,根據(jù)機械效率的公式η=
          W有用
          W
          就可以計算出總功;
          (3)算出總功后,根據(jù)W=FS就可以求出拉力的大。
          (4)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額外功,根據(jù)W=W有用+W額外計算出額外功W額外,再根據(jù)W額外=fS計算出摩擦力.
          解答:解:(1)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動頂端的時,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mgh=50kg×10N/kg×4m=2000J
          答:將物體從斜面底端拉動頂端的時,所做的有用功是2000J.
          (2)∵機械效率η=
          W有用
          W

          ∴W=
          W有用
          η
          =
          2000J
          80%
          =2500J
          答:拉力所做的功是2500J.
          (3)∵W=FS
          ∴F=
          W
          S
          =
          2500J
          10m
          =250N
          答: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是250N.
          (4)∵W=W有用+W額外
          ∴W額外=W-W有用=2500J-2000J=500J
          ∴摩擦力:f=
          W額外
          S
          =
          500J
          10m
          =50N
          答: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50N.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用功、總功、額外功的計算,比較典型,計算時注意選擇合適的公式,只要細心,一般不會出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6、小華所在小組的同學為了研究水的沸騰,取了200 g的水加熱,下表是他們記錄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

          (1)加熱前水的溫度如圖所示,把燒杯中的水加熱至沸騰,水需要吸收的熱量為
          6.72×104
          J.(假設加熱過程中水的質(zhì)量不發(fā)生變化)
          (2)如圖中,表示水沸騰的圖是
          D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水在沸騰時的特點是
          繼續(xù)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4)小華發(fā)現(xiàn),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這段時問過長.如果要適當縮短實驗時間,則可行的一種方法是
          提高水的初溫;或減少水的質(zhì)量;或在燒杯上加紙蓋等

          (5)試分析水的沸點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寫出一種即可)
          當?shù)貧鈮旱?/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7、本題有兩小題:
          (1)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
          ①小明的操作如圖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
          溫度計的液泡與容器底相接觸

          ②他改正錯誤后,當水溫上升到84℃時,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直到水沸騰3min后停止讀數(shù),其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溫度/℃ 84 88 96 98 98 98 98
          第三次數(shù)據(jù)沒育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該讀數(shù)為
          92
          ℃.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溫度
          不變

          ③小華做此實驗時,發(fā)現(xiàn)無論加熱多長時間,水始終都不能沸騰,你認為原因可能是
          實驗火焰太小,水散發(fā)熱量太多,以至于水不能達到沸點
          (寫出一條即可).
          (2)為了研究物質(zhì)的某種物理屬性.同學們找來大小不同的蠟塊和干松木做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 蠟塊 干松木
          體積V/cm3 質(zhì)量m/g 體積V/cm3 質(zhì)量m/g
          10 9 10 5
          20 18 20 10
          30 27 30 15
          40 36 40 20
          ①在如圖的方格紙中,用圖線分別把蠟塊和干松木的質(zhì)量隨體積變化的情況表示出來

          ②分析圖表可知,同種物質(zhì)的不同物體.其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
          相同
          ;不同物質(zhì)的物體其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
          不同
           (以上兩格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還有
          速度
          (寫一個即可).
          ③本實驗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
          為了尋找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棗莊)如圖所示,把質(zhì)量為1kg、初溫為20℃的水[C=4.2×103J/(kg?℃)]和煤油放在兩個相同的保溫(不與外界發(fā)生熱傳遞)的容器中,用兩個相同的熱得快(標有“220V 210W”)分別給它們加熱,用兩只相同的溫度計分別測量它們的溫度.
          (1)這個實驗裝置可以研究物質(zhì)的
          C
          C
          ;(填字母)
          A.質(zhì)量        B.密度          C.比熱
          (2)小紅同學把熱得快接在家庭電路中,記錄了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一些數(shù)據(jù)(見表一),通過對表一中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知: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物質(zhì)吸收相同的熱量,所
          升高的溫度
          升高的溫度
          不同;根據(jù)表一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煤油的比熱是
          2.1×103
          2.1×103
          J/(kg?℃);
          表一:
          時間(min) 0 1 2 3 4 5
          水溫(℃) 20 23 26 29 32 35
          油溫(℃) 20 26 32 38 44 50
          表二:
          時間(min) 0 1 2 3 4 5
          水溫(℃) 20 22.4 24.8 27.2 29.6 32
          油溫(℃) 20 24.8 29.6 34.4 39.2 44
          (3)第二天中午用電高峰時,小明同學用小紅的裝置重復了小紅同學的實驗,保持煤油及水的質(zhì)量、初溫、熱得快、保溫容器和溫度計均不變,可測得的數(shù)據(jù)卻不同(見表二),對比表一和表二的數(shù)據(jù),經(jīng)過分析可知:小明同學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偏低的原因是:
          用電高峰期實際電壓小于額定電壓,實際功率減小,相同時間內(nèi)吸收熱量減少
          用電高峰期實際電壓小于額定電壓,實際功率減小,相同時間內(nèi)吸收熱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把一個小球分別放入盛滿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體質(zhì)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體質(zhì)量是50g,則小球的質(zhì)量是
          50
          50
          g,甲、乙兩杯中液體的密度之比ρ:ρ
          4:5(選填“>”或“<”或“=”).若甲杯中的液體是水,則小球的密度為
          1.25g/cm3
          1.25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建湖新世紀大橋橋頭立有這樣的一塊牌子,如圖所示.現(xiàn)有一自重5×104N的大卡車,裝了7m3的工業(yè)用鹽,鹽的密度為2.5×103kg/m3,問:
          (1)這輛卡車能否從該橋上通過?
          (2)如把13.5g鹽放入裝有60ml水的量筒中(圖甲),鹽全部溶解后,量筒內(nèi)鹽水的總體積是70ml(圖乙),則:
          ①量筒中鹽水的總質(zhì)量是多少g?
          ②量筒中鹽水密度是多少?
          (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重要公式和演算步驟,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