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江蘇省江安中學(xué)2009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

          化學(xué)試卷

          時 量:90min         滿分:108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1  Cl~35.5  C~12  N~14  O~16

                                      I卷  選擇題部分(總計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食品檢驗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哪些物質(zhì)的含量是在食品中是嚴(yán)格控制的

          ①燒烤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       ②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www.hytprinting.com

          ③亞硝酸鹽的含量               ④苯甲酸鈉的含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2.化學(xué)科學(xué)需要借助化學(xué)專用語言描述,下列有關(guān)化學(xué)用語正確的是www.hytprinting.com

          試題詳情

                 A.CO2的電子式                    B. Cl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試題詳情

          C.氫有三種同位素:H、H、H,故可形成三種分子        

          D.氧氣和臭氧、紅磷和白磷、普通水和重水互稱為同素異形體

           

          試題詳情

          3.下列關(guān)于熱化學(xué)反應(yīng)的描述中正確的是www.hytprinting.com

          A.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yīng)一定是吸熱反應(yīng)

          B.當(dāng)反應(yīng)物的總能量比生成物的總能量高時,為放熱反應(yīng);當(dāng)生成物的總能量比反應(yīng)物的能量高時,則表現(xiàn)為吸熱反應(yīng)。

          試題詳情

          C.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1,則CO(g)的燃燒熱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為:

          2CO(g)+O2(g) =2CO2(g);ΔH=-566 kJ?mol-1

          試題詳情

          D.HCl和NaOH反應(yīng)的中和熱ΔH=-57.3 kJ?mol-1,則1molH2SO4和1molBa(OH)2反應(yīng)放出的熱量為114.6kJ

          試題詳情

          4.下列有關(guān)離子大量共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 S2―、Na+、Fe3+、SO42―能大量共存

          B.水電離產(chǎn)生c(H+)=1×10-12mol/L的溶液中,可能有Mg2+、Na+、Cl、HCO3大量共存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有Ba2+、Cl、Al3+、SO42大量共存

          試題詳情

          D.在K+、AlO2、Cl、SO42 溶液中加入過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

          試題詳情

          5.在濃鹽酸中H3AsO3與SnCl2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關(guān)于該反應(yīng)的說法中正確的組合是           

          ① 氧化劑是H3AsO3  ② 還原性:Cl>As;③ 每生成1molAs,反應(yīng)中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3mol;④ M為OH;⑤ SnCl62是氧化產(chǎn)物。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試題詳情

          6.下列有關(guān)Na2CO3和NaHCO3性質(zhì)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A.對熱穩(wěn)定性:Na2CO3 >NaHCO3              B.常溫時水溶性:Na2CO3 >NaHCO3

          C.與稀鹽酸反應(yīng)的快慢:Na2CO3 >NaHCOD.相對分子質(zhì)量:Na2CO3>NaHCO3

           

          試題詳情

          7.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含金屬元素的離子一定都是陽離子

          B.在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中,非金屬單質(zhì)一定是氧化劑

          C.金屬陽離子被還原不一定得到金屬單質(zhì)

          D.某元素從化合態(tài)變?yōu)橛坞x態(tài)時,該元素一定被還原

          試題詳情

          8.在相同條件下,A容器中的O2和B容器中的NH3所含的原子總數(shù)相等,則兩個容器的

          體積比為

          A.1:2             B.1:3             C.2:3             D.2:1

          試題詳情

          9.R、Q為短周期中的兩種元素,R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之差的絕     對值等于電子層數(shù);Q元素的原子比R元素的原子多2個核外電子,則下列敘述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R>Q                                   B.R和Q可形成離子化合物

          C.R和Q可形成共價化合物RQ2             D.R和Q可形成共價化合物RQ3

          試題詳情

          10.氯氣是一種化學(xué)性質(zhì)很活潑的非金屬單質(zhì),它具有較強的氧化性,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紅熱的銅絲在氯氣里劇烈燃燒,生成棕黃色的煙?

          B.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白色的煙

          C.純凈的H2在Cl2中安靜地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集氣瓶口呈現(xiàn)白色煙霧。

          D.氯氣能與水反應(yīng)生成次氯酸和鹽酸,久置氯水最終變?yōu)橄←}酸?

          試題詳情

          11.取相同體積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別通入足量的Cl2,當(dāng)反應(yīng)恰好完成時,消耗Cl2的體積相同(同溫、同壓條件下),則KI、Na2S、FeBr2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是

          A.1:1:2                           B.2:1:3       C.6:3:2               D.3:2:1

          試題詳情

          12.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 熱穩(wěn)定性:H2O>HF>H2S          ② 原子半徑:Na>Mg>O

          ③ 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 結(jié)合質(zhì)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試題詳情

          13.用惰性電極實現(xiàn)電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稀硫酸溶液,實質(zhì)上是電解水,故溶液pH不變

          B.電解稀氫氧化鈉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減小

          C.電解硫酸鈉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

          D.電解氯化銅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試題詳情

          14.某白色固體可能由①NH4Cl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將此固體投入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該溶液可使酚酞呈紅色。若向該溶液中加入稀硝酸至過量,有白色沉淀生成。對原固體組成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A.可能存在②             B.至少有②⑤
          C.無法確定是否有③           D.至少存在①④⑤

          試題詳情

          15.某同學(xué)為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見的四種無機離子,進行了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其中檢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由該實驗?zāi)艿玫降恼_結(jié)論是

          試題詳情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離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離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離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離子

           

          試題詳情

          16.把一塊鎂鋁合金投入到1mol/L HCl溶液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入1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隨加入NaOH溶液體積變化的關(guān)系如下圖A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圖A                  圖B                     圖C

          試題詳情

          A.的取值范圍為0≤a<50

          試題詳情

          B.的最大值為2.5

          試題詳情

          C.若將關(guān)系圖改為B圖時,則的取值范圍為80<a<90

          試題詳情

          D.若將關(guān)系圖改為C圖時,則的取值范圍為75<a<90

          第II卷 非選擇題部分(總計60分)

          試題詳情

          17.(12分)A、B、C、D、E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五種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與它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相同,A與C、B與D分別為同主族,B和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與E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A與E形成的化合物化學(xué)式為AE,其分子中含18個電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和B兩元素也可以形成18電子的化合物M,則M的電子式為              。

           

          (2)由C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xué)鍵是            ,該化合物屬于

           

                           晶體(填晶體類型)。

           

          (3)由A、B、C、D四種元素所形成的兩種化合物相互之間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

           

          (4)B、C、E三種元素形成一種鹽,此鹽中三種原子個數(shù)比為1∶1∶1,將該鹽溶液

          在空氣中露置一段時間后(充分光照,不考慮水分的揮發(fā)),溶液的pH近似為7,

          則該過程的總反應(yīng)方程式為                                     。

          試題詳情

          18.(15分)已知A、B、C是三種常見的固體化合物,焰色反應(yīng)均顯黃色,其中A與C按任意比例混合,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的溶質(zhì)也只含有一種,并有無色、無味的氣體D放出。另A、B、C、D之間含有如下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部分物質(zhì)未寫出)

          試題詳情

           

           

           

           

           

           

           

            

          (1)寫出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

               A               、  B               、  C              

          (2)寫出A、B按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在密閉容器中加熱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

           

                                                                                 。

           

          (3)寫出溶質(zhì)E與足量CO2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

          試題詳情

          19.(14分)下圖Ⅰ、Ⅱ、Ⅲ是常見的氣體發(fā)生裝置;IV、V、VI是氣體收集裝置,根據(jù)要求回求答下列問題:

          試題詳情

            

          (1)氣體發(fā)生裝置的選擇:若用CaCO3與鹽酸反應(yīng)制CO2,則可選擇         ;(填序號)

               若用NH4Cl和Ca(OH)2反應(yīng)制NH3,則可選擇              ;(填序號)

               若用MnO2與濃鹽酸反應(yīng)制取氯氣,應(yīng)選用裝置           ,(填序號)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制取氯氣的反應(yīng)原理是                                   

          (2)收集裝置的選擇:若選用V為氯氣收集裝置,則氯氣應(yīng)從          口通入。用化學(xué)方法檢驗氯氣收集滿的方法是                                           。

          試題詳情

          (3)氣體的吸收:若經(jīng)試驗發(fā)現(xiàn),現(xiàn)1體積的水已吸收336體積的HCl,且得到的溶液的密度為1.08g/cm3,則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

          試題詳情

          20.(12分)奶粉中蛋白質(zhì)含量的測定往往采用“凱氏定氮法”,其原理是:食品與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zhì)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jié)合生成硫酸銨。然后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鹽酸標(biāo)準(zhǔn)溶液滴定,根據(jù)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shù),即為蛋白質(zhì)含量。

          試題詳情

          操作步驟:

          試題詳情

          (1)樣品處理:準(zhǔn)確稱取一定量的固體樣品奶粉,移入干燥的凱氏燒瓶中,經(jīng)過一系列的處理,待冷卻后移入一定體積的容量瓶中。

          試題詳情

          (2)NH3的蒸餾和吸收:把制得的溶液(取一定量),通過定氮裝置,經(jīng)過一系列的反應(yīng),使氨變成硫酸氨,再經(jīng)過再經(jīng)過堿化蒸餾后,氨即成為游離狀態(tài),游離氨經(jīng)硼酸吸收。

          試題詳情

          (3)氨的滴定:用標(biāo)準(zhǔn)鹽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銨,從消耗的鹽酸標(biāo)準(zhǔn)液計算出總氮量,再折算為粗蛋白含量。

          試題詳情

          試回答下列問題:

          試題詳情

          (1)在樣品的處理過程中使用到了容量瓶,怎樣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 (2)在配制過程中,下列哪項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濃度偏大(       )

          試題詳情

               A、凱氏燒瓶中溶液轉(zhuǎn)移移到容量瓶中時,未洗滌凱氏燒瓶

          試題詳情

               B、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試題詳情

               C、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試題詳情

               D、移液時,有少量液體濺出

          試題詳情

          (3)若稱取樣品的質(zhì)量為1.5g,共配制100毫升的溶液,取其中的20mL,經(jīng)過一系列處理后,使N轉(zhuǎn)變?yōu)榕鹚徜@然后用0.1mol/L鹽酸滴定,共用去鹽酸的體積為23.0mL,則該樣品中N的含量為                   。

          試題詳情

          已知:滴定過程中涉及到的反應(yīng)方程式:(NH4)2 B4O7 + 2HCl + 5H2O =  2NH4Cl + 4H3BO3

          試題詳情

          (4)一些不法奶農(nóng)利用“凱氏定氮法”只檢測氮元素的含量而得出蛋白質(zhì)的含量這個檢測法的缺點,以便牛奶檢測時蛋白質(zhì)的含量達標(biāo),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C3N6H6)。則三聚氰胺中氮的含量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1、有一硝酸鹽晶體,分子式為M(NO3x?nH2O,經(jīng)測定其摩爾質(zhì)量 242g/mol。取1.21g此晶體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將其置于電解池中用惰性材料為電極進行電解。經(jīng)測定,當(dāng)有0.01mol電子通過電極時,溶液中全部金屬離子即在陰極上析出,電極增重0.32g

          試題詳情

             (1)x值是多少?

          試題詳情

             (2)求M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和n值。

          試題詳情

             (3)如電解過程中溶液體積不變,計算電解結(jié)束后溶液的PH。

           

           

           

           

          選擇題答案:

          1-5 D/B/B/D/A      6-10 C/C/D/B/C      11-16 C/B/D/B/B/C

          試題詳情

          17、(12分)

              (1)H2O2的電子式 (3分)             (2)離子鍵(1分) 離子晶體(2分)

              (3)HSO3 + H+ = SO2  +   H2O(3分)

              (4)2NaClO = 2NaCl + O2 (3分)

          試題詳情

          18、(共15分,每空3分)

              (1)A、NaOH     B、NaHCO3     C、Na2O2

              (2)NaOH + NaHCO3 = Na2CO3 + H2O

              (3)CO32- + CO2 + H2O =2HCO3

          試題詳情

          19、(共14分,每空2分)

            1.  

                 (1)III  II  I   MnO2 + 4H+ = Mn2+ + Cl2 + 2H2O

                 (2)A, 用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靠近B口,試紙變?yōu)樗{色,證明氯氣已集滿 (2分)  。

              試題詳情

                 (3)10.5

              試題詳情

              20、(共12分,每空3分)

                  (1)往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緊瓶塞,倒轉(zhuǎn)過來,觀察是否漏水,然后再正放,旋轉(zhuǎn)瓶塞1800,又倒轉(zhuǎn)過來,觀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則說明該容量瓶不漏水。

                  (2)B

              試題詳情

                  (3)10.73%

              試題詳情

                   (4)66.7%

              試題詳情

              21、(共7分)

              (1)x=2   (2分)

                 (2)64 (1分)   n=3   (1分)

                 (3)pH=1    (3分)  

               

               

               

              試題詳情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